[发明专利]一种前端语言和后端语言互相嵌入的开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68171.9 | 申请日: | 202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0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璘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佳璘 |
主分类号: | G06F8/41 | 分类号: | G06F8/41;G06F8/30 |
代理公司: | 济南华典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93 | 代理人: | 王尚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端 语言 后端 互相 嵌入 开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端语言和后端语言互相嵌入的开发方法,涉及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一种前端语言和后端语言互相嵌入的开发方法,包括方法步骤如下:S1、总结使用前端语言的代码和后端语言的代码编写互嵌入代码时前后端通用代码的规则;S2、利用上述步骤中的规则编写互嵌入代码;S3、编写隐蔽代码使互嵌入代码的实际运行结果与预期运行结果一致。本发明专利所述的一种前端语言和后端语言互相嵌入的开发方法,通过简化前后端交互开发,把前端和后端合并看作前后一体端的编程模型,通过把前端语言和后端语言互相嵌入,可以只编写一份代码,同时完成前端和后端的编码工作,从而减少编程逻辑复杂度和代码量的开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前端语言和后端语言互相嵌入的开发方法。
背景技术
从软件架构来讲,BS架构的程序都可以划分为多个部分,所述部分也可以称为端,比如手机端、浏览器端、客户端、服务器端,每一端的内部都自成体系,端与端通过接口进行通信,靠近用户的一端习惯上称为前端,另一端称为后端。在开发需要前后端交互的功能时,每一端都要编写数据通信和数据转换的代码,甚是麻烦;修改某一端的代码,往往需要另一端也得相应修改或者引发另一端出错;调试程序时,为了找出哪一端引起的异常,常要两端开发人员都参与,浪费了很多人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端语言和后端语言互相嵌入的开发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前端语言和后端语言互相嵌入的开发方法,包括方法步骤如下:
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S1、总结使用前端语言的代码和后端语言的代码编写互嵌入代码时前后端通用代码的规则:
编写所述互嵌入代码的元素是前后端通用代码,因此要编写互嵌入代码,先要找出前后端通用代码,
找到前后端通用代码后,进一步总结这些通用代码的共同规律,这些规律即为编写互嵌入代码的规则;
S2、利用上述步骤中的规则编写互嵌入代码:
(1)互嵌入代码是一个代码片段,同时部署在前端和后端,其在前端和后端的编写完全相同,这种通过改造已有代码的方法,可以方便定位互嵌入代码的部署位置,因此通过改造已有代码,可以得到互嵌入代码;
(2)直接编写互嵌入代码,然后部署到前后端的相应位置:
互嵌入代码存在三个视角看待:当把互嵌入代码部署在前端时,互嵌入代码全部作为前端代码解释,这是从前端的视角看互嵌入代码;当把互嵌入代码部署在后端时,互嵌入代码全部作为后端代码解释,这是从后端的视角看互嵌入代码;此外,在忽略前端和后端情况下,就是从第三个视角单看互嵌入代码,所述直接编写互嵌入代码,就是从单看互嵌入代码的视角编写互嵌入代码;
当编写前端代码时,我们是面向前端编码;编写后端代码时,我们是面向后端编码;编写互嵌入代码,我们将面向一个前后一体端编码:编码时可以直接编写前端和后端代码;分析业务逻辑时,可以不用考虑前后端切换配合,
互嵌入代码分为三种类型:前端特有代码、后端特有代码和非某端特有代码,每一句互嵌入代码都具有明确的代码含义,前端特有代码的含义就是其在前端的含义,后端特有代码的含义就是其在后端的含义,非某端特有代码的含义可以取其在前端的含义,也可以取其在后端的含义,直接编写互嵌入代码时,需要严格按着互嵌入代码的含义编写。
大部分非某端特有代码在前端和后端都有定义,不需要编写“补写声明”,但还存在一种非某端特有代码在前端和后端都没有定义,需要在两端分别编写具体实现,其在两端实现相同的功能,这种特殊的非某端特有代码一般用在因两端的语法不同,引起相同的功能无法用完全相同的代码编写,所以用这种代码来过度,在推演运行预期中,取两端任意一端含义都可以,因为其在两端含义相同或者相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佳璘,未经李佳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81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