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电源供电电路、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67860.8 | 申请日: | 2022-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4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恒利;余才光;李岩;段继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禹超;臧建明 |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电源 供电 电路 控制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电源供电电路、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车载电源供电电路包括供电电源、电路保护器件、第一直流转换器,供电电源的正极与电路保护器件的第一端连接,电路保护器件的第二端与第一直流转换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直流转换器的第二端与供电电源的负极连接,这样构成的回路可实现车辆休眠状态下,通过第一直流转换器,为车辆上的负载供电。本方案通过供电电源、电路保护器件和第一直流转换器代替现有技术中蓄电池,在休眠状态下为负载供电,有效延长了在休眠状态下为负载供电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电源供电电路、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汽车的功能越来越多,比如看电影、给手机充电等,这些都离不开车载电源。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车载电源通常由蓄电池、高压电池构成。
现有技术中,新能源汽车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由高压电池和直流(DirectCurrent/Direct Current,简称:DC/DC)转换器相连接,DC/DC转换器输出低压直流电为整车的低压负载供电。在休眠状态下,由蓄电池为整车的低压负载供电。随着汽车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低压负载也越来越多,导致在休眠状态下,蓄电池出现亏电。
综上所述,现有的车载电源供电电路在休眠状态下由蓄电池供电,导致蓄电池亏电,影响蓄电池寿命和车辆启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电源供电电路、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用于解决现有的车载电源供电电路在休眠状态下由蓄电池供电,导致蓄电池亏电,影响蓄电池寿命和车辆启动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电源供电电路,包括:供电电源、电路保护器件、第一直流转换器;
所述供电电源的正极与所述电路保护器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路保护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直流转换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直流转换器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电源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一直流转换器用于在所述车载电源供电电路所属的车辆处于休眠状态时,将所述供电电源输出的第一电压值转换成第二电压值,基于所述第二电压值为接入所述第一直流转换器的负载供电,所述第二电压值低于所述第一电压值。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保护器件用于与电子控制单元ECU连接,所述ECU用于在检测到所述供电电源中电芯的电压低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电路保护器件断开。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载电源供电电路还包括:串联连接的接通组件、第二直流转换器和主负继电器,所述接通组件包括并联的预充组件和主正继电器,所述预充组件包括串联连接的预充电阻和预充继电器;
所述接通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电路保护器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接通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直流转换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直流转换器的第二端与所述主负继电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负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电源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二直流转换器用于在所述车载电源供电电路所属的车辆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将所述供电电源输出的第一电压值转换成第三电压值,基于所述第三电压值为接入所述第二直流转换器的负载供电,所述第三电压值低于所述第一电压值。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车辆启动状态时,所述主负继电器处于闭合状态,所述预充继电器处于闭合状态,所述预充组件所在的支路连通;
在所述第二直流转换器两端的电压大于所述供电电源额定电压的预设百分比时,所述主正继电器处于闭合状态,所述预充组件所在的支路和所述主正继电器所在的支路均处于连通状态;
所述主正继电器处于闭合状态后,所述预充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所述主正继电器所在的支路连通。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载电源供电电路还包括:与所述第二直流转换器并列连接的备用供电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78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