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儿童弱视康复的虚拟现实射击游戏治疗系统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567766.2 申请日: 2022-05-23
公开(公告)号: CN114949844A 公开(公告)日: 2022-08-30
发明(设计)人: 聂晓梅;谭淑方;颜烨;王天懿;董宇涵;曾媛 申请(专利权)人: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主分类号: A63F13/219 分类号: A63F13/219;A63F13/79;A63F13/837;A61H5/00;A61B3/113
代理公司: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代理人: 江耀纯
地址: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儿童 弱视 康复 虚拟现实 射击 游戏 治疗 系统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儿童弱视康复的虚拟现实射击游戏治疗系统,包括:射击游戏关卡模块、眼动追踪模块、玩家模块、数据库模块;所述射击游戏关卡模块用于实现如下功能:训练参数的显示与选项的设定、子弹的生成与相关计算、射击目标对象的生成、游戏场景的生成和游戏角色的显示;所述眼动追踪模块用于追踪患者在游戏训练过程中的眼动数据,并进行记录;所述玩家模块用于处理患者玩家、其他相关用户的输入交互操作;所述数据库模块用于负责记录与写出训练数据。本发明采用虚拟现实射击游戏的方式,形成一种人性化、高依从的儿童弱视康复训练系统,可以提升儿童的训练动机,进而提升医疗康复依从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儿童视功能训练与弱视康复,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儿童弱视康复的虚拟现实射击游戏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1、双眼分视

弱视是一种视觉信息处理障碍的疾病,也是儿童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常见的眼科疾病,是儿童单眼视力丧失的最常见原因,导致无法判断深度、位置等立体空间信息。

双眼分视指的是通过对媒介的运用,独立地控制呈现给人的左眼和右眼的图像。在弱视康复治疗中,通过给予患者的优势眼、弱视眼以不同程度的图像刺激,形成双眼分视的效果,这种治疗方法始于2010年Xu等提出的推拉式双眼弱视训练方法[1](此处数字为引用的参考文献序号,详见背景技术最后的参考文献列表),并由此逐步发展出了不同的双眼分视技术。

双眼分视的核心思想是,在加强患者弱视眼对图像感知的同时,对患者的优势眼进行抑制,以平衡患者双眼对视觉中枢的信号输入。

2、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高端的人机接口技术。它使用计算机生成一种虚拟的立体环境,为用户构造沉浸式、交互式、多感官、以观察者为中心的虚拟环境,目标是提供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用户能够沉浸在模拟世界中,通过视觉、听觉或触觉的多感官渠道进行交互[2]。

虚拟现实是近年来最具视觉认知刺激潜力的媒介。此外,虚拟现实的头戴显示器为双屏显示,可以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对图像进行双眼分离的处理。

3、知觉学习

知觉学习指的是通过训练的累积,使人的知觉任务得到改变或提高的变化过程。与视觉相关的能力在儿童整体的知觉学习中占据重要位置[3],而弱视康复包括视功能的恢复,也包括视觉与其他知觉协同能力的恢复。Chung等人的研究表明,知觉学习可以显著提高弱视患者观察物体的能力,加快视力恢复[4]。

基于游戏的治疗是一种知觉学习现象,游戏可以在认知、感知等多维度吸引弱视患者,为弱视康复过程中的强化和重复训练提供技术方法。

4、射击游戏

射击游戏是动作类游戏的一种,强调利用射击途径来完成目标。在射击游戏中,玩家需要持续监控环境中分布广泛、不可预测的事件,对事件作出快速、准确的响应。据Cohen等人的研究,需要精确快速的视觉分析来指导准确瞄准动作的游戏,是提高视觉注意力的最有效方法[5]。此外,射击游戏中包含了相对位置判断、深度感知、遮挡识别等多项视觉任务,可以有效地帮助儿童患者训练视觉感知能力。

遵循心流理论的游戏设计具备一定的挑战性、沉浸感,也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反馈循环,对儿童患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可以提高儿童患者接受治疗的意愿。

弱视是儿童视觉发育到达敏感期时常见的眼科疾病,而弱视属于无器质性眼病,患者视觉的功能缺陷可以通过科学康复手段进行重建。儿童时期,人的视觉能力的可塑性强,处于弱视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期。目前,影响弱视康复治疗成效的因素主要有两项,一是不同患者的生理差异,二是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差异。传统的眼罩遮盖疗法需要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贴布、眼罩等材料遮盖眼睛,可能会使儿童患者产生羞耻和逆反心理;由于遮盖材料本身的物理性质,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适感,从而导致儿童弱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遮盖本身完全抑制了优势眼的使用,不利于训练双眼的视觉融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未经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77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