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公路下的下穿通道的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64056.4 | 申请日: | 2022-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5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 发明(设计)人: | 白铭宇;贾同安;陈帅;白冬冬;孟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1F15/02;E02D5/34;E02D5/46;E02D19/18;E02D5/74;E02D17/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 地址: | 100068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公路 通道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下的下穿通道的施工方法,在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采用基坑支护桩,再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桩间土体加固,形成止水帷幕,其次,用预应力锚索施工,将保通高速路幅作为锚索施工土体,加强基坑支护结构,既实现了高速半幅施工、半幅保通,实现深基坑作业,避免因改路增加临时保通通道占地等高额费用,有效降低征地及复垦费用,保证施工工期。本发明解决了下穿高速公路的下穿通道的传统施工工艺需要修筑保通通道,不仅成本高且工期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公路下的下穿通道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下穿通道工程已成为城市立交的首选方案。尤其是在进行下穿高速公路的下穿通道施工时,传统的施工工艺是将高速公路中断,再修建一条临时保通便道,一方面,增加了高额征地费用及复垦费用,另一方面,修筑保通便道工期长,影响施工工期。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高速公路下的下穿通道的施工方法,以解决下穿高速公路的下穿通道的传统施工工艺需要修筑保通通道,不仅成本高且工期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高速公路下的下穿通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下穿通道沿高速公路的中央分隔带划分为一期分段和二期分段;
于所述中央分隔带打设一排支护桩,一排所述支护桩沿所述中央分隔带的长度方向设置;
对一排所述支护桩的桩间土体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形成止水帷幕;
于二期分段的施工位置的土体中埋设预应力锚索,使得所述预应力锚索拉结于一排所述支护桩;
截断所述一期分段的施工位置的上方的半幅路面并开挖所述一期分段的施工位置的土体以浇筑所述一期分段,同时以所述二期分段的施工位置的上方的所述高速公路的半幅路面作为前期保通公路;
在所述一期分段浇筑后,于所述一期分段上浇筑新建半幅路面结构,所述新建半幅路面结构连通截断的半幅路面以作为后期保通公路;
截断所述二期分段的施工位置的上方的半幅路面并开挖所述二期分段的施工位置的土体以浇筑所述二期分段,并将所述二期分段连接于所述一期分段以形成所述下穿通道。
进一步的,一排所述支护桩的顶部浇筑有冠梁。
进一步的,所述一排支护桩的中部连接有腰梁。
进一步的,所述支护桩为钻孔灌注桩。
进一步的,所述预应力锚索具有相对的自由端和锚固端,所述自由端安装于所述支护桩,所述锚固端埋设于所述二期分段的施工位置的土体中,所述锚固端中埋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外缘开设有多个缺口,多个所述缺口等间距设置,所述预应力锚索的多根钢绞线分别嵌设于多个缺口中,所述定位板的中部开设有多个穿孔,所述穿孔中穿设有注浆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高速公路下的下穿通道的施工方法,在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采用基坑支护桩,再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桩间土体加固,形成止水帷幕,其次,用预应力锚索施工,将保通高速路幅作为锚索施工土体,加强基坑支护结构,既实现了高速半幅施工、半幅保通,实现深基坑作业,避免因改路增加临时保通通道占地等高额费用,有效降低征地及复垦费用,保证施工工期。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高速公路的剖视图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40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