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利工程用堤坝裂缝智能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63981.5 | 申请日: | 202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2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袁占军;张超;王鹏;李长鹏;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占军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G01B5/14 |
代理公司: | 德州鲁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45 | 代理人: | 郭永红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堤坝 裂缝 智能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堤坝裂缝检测技术领域的一种水利工程用堤坝裂缝智能检测装置,包括拿持板,所述拿持板底部中间位置竖直滑动连接有升降滑杆,所述升降滑杆底端转动连接有两个前后布置的检测杆,所述检测杆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海绵筒,所述拿持板顶部连接有用于带动升降滑杆和两个检测杆向上移动的升降机构;本发明通过在每次对堤坝缝隙进行检测时,利用拿持板、升降滑杆和两个检测杆,配合张开机构和角度显示机构,方便快捷的对堤坝缝隙的深度和缝隙任意位置高度的宽度进行检测,便于操作,且检测数据及时被角度显示机构显示,方便人员观察,可对狭小位置、操作不便的位置进行检测,适用性较广,生产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堤坝裂缝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堤坝裂缝智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堤坝因为温度或其他因素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裂缝,需要定期对堤坝进行缝隙检测,然后对缝隙进行及时的修复,避免堤坝上的缝隙开越来越大,保证堤坝的强度。
现有技术中对堤坝缝隙进行检测时,通常是采用行车式在堤坝上行走检测,但由于堤坝通常呈现倾斜式,小车不方便在堤坝上行走和固定,且在检测时,通常只检测堤坝缝隙的深度,对于缝隙内侧的宽度无法进行准确的检测,检测不全面,本发明旨在设计一种方便人员拿持在堤坝对缝隙进行深度和宽度检测的检测装置。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水利工程用堤坝裂缝智能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堤坝裂缝智能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现有技术中对堤坝缝隙进行检测时,通常是采用行车式在堤坝上行走检测,但由于堤坝通常呈现倾斜式,小车不方便在堤坝上行走和固定,且在检测时,通常只检测堤坝缝隙的深度,对于缝隙内侧的宽度无法进行准确的检测,检测不全面,本发明旨在设计一种方便人员拿持在堤坝对缝隙进行深度和宽度检测的检测装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堤坝裂缝智能检测装置,包括拿持板,所述拿持板底部中间位置竖直滑动连接有升降滑杆,所述升降滑杆底端转动连接有两个前后布置的检测杆,所述检测杆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海绵筒,所述拿持板顶部连接有用于带动升降滑杆和两个检测杆向上移动的升降机构,两个所述检测杆内部均连接有用于在检测杆触碰到缝隙底部时,使两个检测杆自动向外张开进行缝隙宽度检测的张开机构,所述拿持板顶部连接有用于调整升降滑杆方向的转动机构,所述升降滑杆顶部设置有用于在张开机构带动两个检测杆向外张开时显示两个检测杆夹角的角度显示机构;
所述张开机构包括触发杆,所述触发杆滑动连接在检测杆的内部,且所述触发杆的底端伸出检测杆,所述触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检测杆外表面上开设有供第一连接板上下滑动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一滑槽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用于向下挤压第一连接板,所述升降滑杆内部连接有用于触发杆被向上挤压时带动两个检测杆向外转动的翻转机构;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两个第一转杆,两个所述第一转杆均转动连接在升降滑杆的侧壁上,两个所述第一转杆内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检测杆的转轴外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通过第一齿链传动连接,所述升降滑杆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第一转杆外端贯穿固定盘并与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转杆外表面上均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用于带动第一转杆转动,所述固定盘外侧壁上连接有用于定位第一转杆的定位机构,所述升降滑杆内部连接有用于在触发杆到达缝隙底部时将第一转杆解除定位机构的解除机构;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分别位于两个第一转杆的正上方,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内部均竖直滑动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插入第一转杆内将第一转杆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占军,未经袁占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39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