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密的工程机械旋转支座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63621.5 | 申请日: | 202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6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陈颖;肖金剑;唐德培;姜国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爱慕希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12 | 分类号: | F16M11/12;F16M11/18;F16M1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工程机械 旋转 支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密的工程机械旋转支座,涉及工程机械领域。本发明包括安装座和支座,安装座内部中间安装有旋转座,旋转座与安装座之间设置有转盘,旋转座的外侧固定有齿环,本发明当支座出现磨损后,工作人员需要通过调节角度调节座来满足支座顶部的水平状态,此时打开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驱动双向丝杆旋转,在螺纹套的作用下,使得一组连接杆对角度调节座形成抵触,另一组连接杆对角度调节座进行拉伸,从而对角度调节座进行调节角度,在需要旋转座进行旋转时,工作过人员打开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驱动齿轮旋转,使得齿环转动,从而带动旋转座缓慢旋转,从而调节支座的角度,非常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精密的工程机械旋转支座。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1]是中国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凡土石方施工工程、路面建设与养护、流动式起重装卸作业和各种建筑工程所需的综合性机械化施工工程所必需的机械装备,称为工程机械,工程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其上所具有的旋转支座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磨损,为确保使用精度,会在出现较大磨损时对旋转支座角度进行调整,从而确保旋转支座表面处于水平状态。
根据检索发现,专利号为202022486740.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用高精密旋转支座,其通过多个齿轮的相互配合来调节支座的角度,但该专利还存在缺陷,1、电机位于支座的底部,使得电机直接受力,使得驱动轴容易损坏,电机寿命低,2、多个齿轮配合使支座保持水平,但支座磨损后,通过调节安装座的角度来使支座水平,当安装座倾斜后,支座受力方向改变,对齿轮的负荷大,不够稳定,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精密的工程机械旋转支座,以解决电机位于支座的底部,使得电机直接受力,使得驱动轴容易损坏,电机寿命低和多个齿轮配合使支座保持水平,但支座磨损后,通过调节安装座的角度来使支座水平,当安装座倾斜后,支座受力方向改变,对齿轮的负荷大,不够稳定,影响使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密的工程机械旋转支座,包括安装座和支座,所述安装座内部中间安装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与安装座之间设置有转盘,所述旋转座的外侧固定有齿环,所述安装座的内部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环啮合连接,所述旋转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旋转座的内壁通过中心轴连接有角度调节座,所述空腔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外表面套接有两个螺纹套,所述螺纹套通过连接杆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连接轴与角度调节座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座出现磨损后,工作人员需要通过调节角度调节座来满足支座顶部的水平状态,此时打开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驱动双向丝杆旋转,在螺纹套的作用下,使得一组连接杆对角度调节座形成抵触,另一组连接杆对角度调节座进行拉伸,从而对角度调节座进行调节角度,进而调节支座的角度,使得支座顶部表面为水平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角度调节座的顶部通过底座连接有支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支座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座的顶部安装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的顶端通过转轴与支座转动连接,所述弹簧杆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弹簧杆以角度调节座的中轴线镜像设置,同时弹簧杆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角度调节座倾斜后,支座受力后力的方向垂直向下,会对倾斜的角度调节座产生负担,此时弹簧杆可以对支座进行支撑,降低角度调节座受到的力,提高角度调节座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与第一电机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角度调节座的底部为“圆球状”,且其位于空腔的中心位置,所述角度调节座的底部与旋转座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爱慕希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爱慕希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36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