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液固超重力强化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61723.3 | 申请日: | 202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7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陶淘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富莱克流体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海洋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液固超 重力 强化 反应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液固超重力强化反应器,包括位于机座上的气液混合结构、粉体定量输送分配器、固液混合结构和驱动结构,驱动结构包括和固液混合结构通过联轴器连接的电机,气液混合结构包括静态混合器,静态混合器位于强化反应仓的侧边,粉体定量输送分配器位于强化反应仓的上部,强化反应仓的端部设有出口,强化反应仓内设有定子棒和超重力转子棒,定子棒和超重力转子棒之间设有间隙并啮合,定子棒和强化反应仓侧壁之间设有储存腔,超重力转子棒一侧设有固液混合转子棒,超重力转子棒和固液混合转子棒为同轴,固液混合转子棒顶部设有推进桨叶,超重力转子棒的另一侧设有密封室。使得气液固三相得到充分的混合,并且提高混合反应的效率,减少反应装置的占地面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反应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气液固超重力强化反应器。
背景技术
在进行生产中,往往需要对气液固三种状态的物体进行混合,而由于三种状态的特殊性,不能将气液固三态同时放到一个混合容器中进行混合,必须两个混合完再与另外一个进行混合,而现有的混合器往往是单独放置的,两相混合完成之后,储存到容器里,再进行下一项的混合。
虽然在已经公开的文件CN201922390755-一种化工用气液固三相反应装置中,也是一种对气液固三相进行混合的装置,但是液体和固体直接加入到箱体中,也就是对气体液体固体三相直接进行一次性混合,这种混合的结构无法对气液固进行充分的混合,导致混合完成出料的产品存在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液固超重力强化反应器,使得气液固非均相物体在超重力反应仓内得到充分的强化反应,吸收萃取,混合传质等,从而达到非均相物体的多相反应强化相间的传递及强化反应过程,使非均相或多相的气液的小颗粒撕裂成微纳米级液体微元,促使相间传质速率比传统的反应塔器提高24个数量级,微观混合和传质过程得到极大强化反应,同时也减少反应装置的占地面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气液固超重力强化反应器,包括位于机座上的气液混合结构、粉体定量输送分配器、固液混合结构和驱动结构,驱动结构包括和固液混合结构通过联轴器连接的电机,气液混合结构包括静态混合器及气液分配器,静态混合器位于强化反应仓的侧边,粉体定量输送分配器位于强化反应仓的上部,强化反应仓的端部设有出口,强化反应仓内设有定子棒和超重力转子棒,定子棒和超重力转子棒之间设有间隙并啮合,定子棒和强化反应仓侧壁之间设有储存腔,超重力转子棒一侧设有固液混合转子棒,超重力转子棒和固液混合转子棒为同轴,固液混合转子棒顶部设有推进桨叶,超重力转子棒的另一侧设有密封室。
进一步地,定子棒包括隔板和圆筒,隔板一端以圆筒的圆心为中心点,另一端依次位于圆筒的内侧壁,隔板的圆心为圆筒的圆心。
进一步地,超重力转子棒包括连接轴和转板,连接轴和圆筒同轴心,即连接轴位于圆筒的圆心处,连接轴的外侧壁上依次固定有竖直的转板,转板和隔板依次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定子棒接近出口的一端固定在强化反应仓的内侧壁的一侧,超重力转子棒位于定子棒的内部和定子棒之间相互配合。
进一步地,定子棒和超重力转子棒接近密封室的一侧,定子棒的圆筒位于转板的外侧,定子棒和超重力转子棒与强化反应仓侧壁之间设有空间,定子棒和超重力转子棒之间的间隙和储存腔连通以及固液混合转子棒外侧连通。
进一步地,固液混合转子棒位于粉体定量输送分配器底部的粉体进口通道下方,推进桨叶的末端为强化反应仓的出口,出口为倾向推进桨叶下方的位置。
进一步地,静态混合器通过气液混合仓进口和强化反应仓的侧壁相连通位于储存腔的一侧,气体进口位于静态混合器的正上部,液体进口位于静态混合器的一端端部。
进一步地,粉体定量输送分配器顶部为粉体进口,粉体定量输送分配器内的六叶轮通过一侧的变频电机和减速机进行驱动。
进一步地,密封室通过轴承和联轴器连接,轴承位于轴承座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富莱克流体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富莱克流体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17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