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智能信息系统下用户活动监测的推断攻击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61347.8 | 申请日: | 2022-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8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杜皓华;王悦;王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工业控制安全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F21/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爱涛 |
| 地址: | 1001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信息系统 用户 活动 监测 推断 攻击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的隐私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智能信息系统下用户活动监测的推断攻击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时刻所有物联网设备的加密流量数据;根据所述目标时刻所有物联网设备的加密数据流量得到所述目标时刻的设备事件序列;将所有所述物联网设备的加密流量数据输入训练好的LT‑BERT模型得到流量特征序列;将所述流量特征序列和所述目标时刻的设备事件序列输入训练好的DFA分类器得到所述目标时刻的用户活动;根据所述目标时刻的用户活动对所述智能信息系统是否安全进行评测。采用此方法对智能信息系统的安全进行评测,提高了评测结果的准确度,有利于用户隐私信息的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的隐私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智能信息系统下用户活动监测的推断攻击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越来越多智能家居系统的应用和普及,智能家居设备极大地便利了用户生活,智能家居环境中的各种物联网设备(例如灯泡,开关,扬声器)使用户可以轻松控制周围的物理世界,并通过已经嵌入在这些设备中的传感器来促进他们的生活方式。传感器数据包含许多有关用户和设备的敏感信息,在智能家居环境内部或附近的攻击者可以通过嗅探智能家居设备和传感器的网络流量,检测和识别物联网设备的类型、运行状态甚至用户活动。然而由于智能家居系统下的设备异构性(设备异构性是指在智能家居系统的应用场景中,各种物联网设备层出不穷,具体的品牌、型号各不相同,这意味着提出一种通用的攻击方法变得极为困难,而用户活动的推断恰恰需要将来自不同的物联网设备的信息组合起来)和加密流量负载特性模糊(加密流量负载特性模糊是指在智能家居系统下,大多物联网设备都采用了加密通信的协议,因此只能通过捕捉流量的元信息如:加密流量的长度、方向、时间去分析设备事件及用户活动)等特性,使得此类技术在该场景下的攻击方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仅停留在了设备层面的攻击,即推断设备类型、识别用户占用率、确定设备状态和判断设备基本模式,严重低估了隐私泄露带来的风险,使得智能家居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加大了用户隐私暴露的概率。因此如何获取和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已经成为了一个越来越热门的研究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智能信息系统下用户活动监测的推断攻击方法及系统,采用此方法对智能信息系统进行检测,提高了智能信息系统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有利于用户隐私的保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对智能信息系统下用户活动监测的推断攻击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时刻所有物联网设备的加密流量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时刻所有物联网设备的加密数据流量得到所述目标时刻的设备事件序列;
将所有所述物联网设备的加密流量数据输入训练好的LT-BERT模型得到流量特征序列;
将所述流量特征序列和所述目标时刻的设备事件序列输入训练好的DFA分类器得到所述目标时刻的用户活动;根据所述目标时刻的用户活动对所述智能信息系统是否安全进行评测;所述智能信息系统由所有的物联网网设备组成。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时刻所有物联网设备的加密数据流量得到所述目标时刻的设备事件序列,具体包括:
对于任意一个物联网设备,确定所述物联网设备的加密流量数据的数据包信息为所述加密流量数据对应的设备事件指纹;所述数据包信息包括数据包的长度、顺序和方向;
根据所述加密流量数据对应的设备事件指纹和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加密流量数据对应的设备事件;所述对应关系为设备事件与设备事件指纹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目标时刻所有物联网设备的加密流量数据对应的设备事件组成所述目标时刻的设备事件序列。
可选的,所述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的确定过程具体为:
对于任意一个设备事件,获取所述设备事件对应的多个数据包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工业控制安全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工业控制安全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13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