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灸科用艾灸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60625.8 | 申请日: | 2022-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8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智沐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12 | 代理人: | 吴坤坤 |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灸 艾灸 装置 | ||
一种针灸科用艾灸装置,底板的后侧安装有可左右摆动的安装滑块,安装滑块的后侧滑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板,支撑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定位齿条,定位齿条的前侧啮合有可转动的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安装滑块上端转动连接;支撑板的后端滑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安装盒;本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将艾柱放置在多个固定板之间时通过控制下安装环向上移动,多个固定板便可以在推杆的推动下同步向内侧移动对艾柱进行夹持固定,方便对患者进行艾灸,在进行艾灸时可以模仿艾灸的手法对患者施展温和灸法、回旋灸法、雀啄灸法和循环灸法等,可以针对患者不同的部分和病情选择不同的艾灸方法进行使用,功能多样,使用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针灸科用艾灸装置。
背景技术
艾灸,简称灸疗或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作用机制与针灸有相近之处,并与针灸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等诸多优点;在对患者进行艾灸时,可选用温和灸法、回旋灸法、雀啄灸法和循环灸法等,根据患者病情和部位的不同,进行艾灸的手法也不同,目前在对患者进行艾灸时通常是医生手持艾柱使用相应的手法进行艾灸,艾灸时间较长容易导致医生手臂酸麻,并且耽误医生进行其他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针灸科用艾灸装置,可辅助医生使用不同的艾灸手法对患者进行艾灸,功能多样,并且充分节省人力,有效地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针灸科用艾灸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后侧安装有可左右摆动的安装滑块,所述安装滑块的后侧滑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定位齿条,所述定位齿条的前侧啮合有可转动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安装滑块上端转动连接;
所述支撑板的后端滑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置板,所述第一置板的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连动板,两个所述连动板的后端共同铰接有一个第二置板,所述第一置板与所述第二置板相互平行,两个所述连动板的前端下侧与所述第一置板铰接的位置分别同轴心固定连接有可同步转动的第一带轮,两个所述第一带轮表面共同套有一个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二置板的后侧设置有第一铰接板,所述第一铰接板的后侧设置有上安装环,所述上安装环的前端和所述第二置板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螺杆,所述第一铰接板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螺杆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螺杆的表面上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铰接板的连接旋钮,后侧的所述连接旋钮的后侧转动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下端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与所述上安装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上端安装有可前后翻转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表面开设有沿着所述限位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槽,在转动后侧的所述连接旋钮时通过连接旋钮与所述连接螺杆螺纹连接的作用下可带动所述连接筒移动至所述限位槽的内侧;
所述上安装环的下侧设置有可向上移动的下安装环,所述上安装环的内侧均匀的分布的多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侧表面分别铰接有推杆,每个所述固定板外侧的所述推杆分别上下对应,上侧的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安装环铰接,下侧的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安装环铰接,在所述下安装环向上移动时可通过上下两侧的推杆同步推动多个所述固定板同步向内侧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06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