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被微波加热的降温型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559912.7 | 申请日: | 2022-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54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元元;冯建林;白桃;易金明;朱鸿斌;李俊;凌云;林志杰;吴璠;向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广东长大道路养护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6/26 | 分类号: | C04B26/26;C04B40/00;E01C7/18;E01D19/08;E01D101/2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加热 降温 浇筑 沥青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被微波加热的降温型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可被微波加热的降温型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改性沥青胶结料7%~10%,沥青混凝土温拌剂1~4%,复配矿质集料64%~75%,填料9%~25%;按质量百分数计,所述改性沥青胶结料包括:1%~15%微波热诱导材料和85~99%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用沥青胶结料。本发明的可被微波加热的降温型浇筑式沥青混凝土,能够在不同的微波功率和加热时间条件下,利用微波对降温型浇筑式沥青混凝土进行均匀、深度和无损伤加热,实现微波能量的高效利用的同时,又可减少加热对沥青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而且微波吸收剂的填料硬化效能,可显著提高其高温抗车辙性能,温拌剂的添加可降低其施工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混凝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被微波加热的降温型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大跨度钢桥桥面铺装,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追从性、防水、低温抗开裂以及抗疲劳性能。由于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具有大流动、自密实的性能要求,其材料组成、制备和建造工艺与常规沥青混合料差异显著。为了满足施工流动性、可密实性的要求,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的沥青含量一般较高,大致为沥青混合料的7%~10%,随之带来的弊端是其高温稳定性较差,使用时需重点关注其高温稳定性能。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用沥青胶结料生产的关键是保证在服役温度范围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是在建造过程浇筑式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温度(220℃~260℃),远高于常规热拌沥青混合料(140℃~185℃)。采用火焰直接对浇筑式沥青混凝土进行烘烤加热,所需热能多、能量吸收率低、加热速率慢,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变差。因此,亟待提出新的方法,以提高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降低施工温度,且以更快的加热速率达到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所需要施工温度范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被微波加热的降温型浇筑式沥青混凝土,以解决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高温稳定性差、施工温度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被微波加热的降温型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改性沥青胶结料7%~10%,沥青混凝土温拌剂1~4%,复配矿质集料64%~75%,填料9%~25%;按质量百分数计,所述改性沥青胶结料包括:1%~15%微波热诱导材料和85~99%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用沥青胶结料。
可选地,所述改性沥青胶结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1)将所述微波热诱导材料、所述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用沥青胶结料置于搅拌罐中混合,随后将搅拌罐置于恒温油浴中恒温加热60~120min,油浴温度介于180~190℃;
2)待搅拌罐中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用沥青胶结料软化至可被高速剪切为流动状态,开动高速剪切仪,在3000~5000rpm的转速下高速搅拌30~60min,高速剪切过程持续采用油浴恒温,得到改性沥青胶结料。
可选地,所述微波热诱导材料为电损耗型吸波材料和磁损耗型吸波材料中的一种;所述电损耗型吸波材料为石墨烯、热解炭黑和碳纤维中的一种,所述磁损耗型吸波材料为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中的一种。
可选地,所述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用沥青胶结料的针入度介于20~40dmm,软化点不小于85℃,5℃延度不小于10cm,或所述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用沥青胶结料的针入度介于10~40dmm,软化点不小于95℃,10℃延度不小于10cm,或所述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用沥青胶结料的针入度介于15~30dmm,软化点介于58~68℃,25℃延度不小于10cm。
可选地,所述沥青混凝土温拌剂为降温型添加剂,且所述降温型添加剂为LT-W1型沥青混凝土温拌剂、Sisobit型沥青混凝土温拌剂和APTL型沥青混凝土温拌剂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广东长大道路养护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工程大学;广东长大道路养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99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环保型全生物降解农膜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转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