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晶铜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59422.7 | 申请日: | 202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5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军;徐佳星;庄丹;刘志扬;朱霖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29/02 | 分类号: | C30B29/02;C30B29/60;B82Y30/00;B82Y15/00;B82Y40/00;C30B11/02;C30B33/10;C25F3/02;B22F1/054;C22C5/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俞舟舟;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晶铜 纳米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单晶铜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银颗粒和铜颗粒按照共晶相成分配比,在电磁感应熔炼炉中熔炼成母合金;
步骤2:将母合金切割成棒状的试样,用水磨砂纸将其表面打磨光洁,然后将棒状试样放置在定向生长炉中,加热温度高于银铜共晶合金熔点100℃,然后在不同的生长速率下获得不同结构和形貌的纤维铜相合金;
步骤3:将抽拉后的试样切片、镶样,试样表面打磨至镜面效果,采用电化学腐蚀的方法去除基体材料,获得单晶铜纳米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银颗粒和铜颗粒按照原子百分比60.1 at.%Ag,39.9at.%Cu的比例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熔炼次数至少3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加热温度为870℃,加热时间为45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生长速率为38μm/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采用电化学腐蚀的方法具体为采用三电极电解腐蚀,腐蚀电位为0.7V,腐蚀溶液为0.1M硼酸盐缓冲液,腐蚀时间为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942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