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固化低聚物、其制备方法及含有该低聚物的光固化涂料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59327.7 | 申请日: | 202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21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康翼鸿;喻学锋;吴列;杨帆;程文杰;甄亚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科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5/333 | 分类号: | C08G65/333;C09D17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高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68 | 代理人: | 陈挥秀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固化 低聚物 制备 方法 含有 涂料 | ||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固化低聚物、其制备方法及含有该低聚物的光固化涂料。该种光固化低聚物结构为以脲基基团为交联点、聚氧乙烯醚为主链段的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具有低黏度、高速固化、有特殊功能等优点,针对部分基材难以附着的特点,在PMMA、聚砜、聚苯乙烯上均有较好的附着力,可应用在难附着基材的防雾、防污、减阻、润湿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固化低 聚物、其制备方法及含有该低聚物的光固化涂料。
背景技术
紫外光固化涂料技术是指一种表面处理技术,该技术通过光引发 剂或者光敏剂,经紫外光辐照产生自由基而引发活性单体、低聚物 或树脂发生聚合反应。近年来,人们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溶剂型 涂料因为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排放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以紫 外光固化涂料(UVCC)、水性涂料、高固体分涂料和粉末涂料为代表 的绿色环保型涂料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与其它几类涂料相比, UVCC具有固化速度快、固化温度低、环保节能、涂层性能优异, 可用于塑料、纸张和木材等热敏性底材的涂布等优势。
低聚物是UV固化涂料最重要的组分,它决定了固化膜的物理机 械性能,如硬度、柔韧性、强度、耐磨性、附着力等,也影响光固化 速度。目前的低聚物通常是聚乙二醇丙烯酸酯等附着力低的物质或聚 氨酯丙烯酸酯等亲水性差的物质,难以保持附着力与亲水性的平衡。
目前常见的光固化低聚物包括环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 聚酯丙烯酸酯等,具有黏度低、固化速度快等优点,但是低聚物往往 没有丰富的基团,附着力差。高聚后链段较软,机械强度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附着力优异的一种光 固化低聚物、其制备方法及含有该低聚物的光固化涂料。可实现高附 着力、高耐磨、耐水泡、耐腐蚀等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光固化低聚物,如(Ⅰ) 所示,结构为以脲基基团为交联点、聚氧乙烯醚为主链段的脲基丙烯 酸酯,可命名为异氰尿酸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
所述光固化低聚物表面张力低,对基材润湿性好;对于PMMA、 聚砜、聚苯乙烯等塑料基材有较强的渗透溶胀能力,固化交联后可在 基材与涂层之间形成一层很薄的互穿网络结构,从而增强附着力,同 时所述光固化低聚物含有多种官能团,能提高附着力。
按照GB/T 9286-1998进行光固化低聚物的附着力测试,0级代表 最好,5级代表最差,具体方法为将光固化低聚物与光引发剂TPO以 质量比24:1混合,UV灯下固化30s,测试附着力,结果附着力均 为0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固化低聚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1)聚醚胺(ED2003)与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三丙烯酸酯(THEICTA)在60-80℃下进行加成反应,得到聚氧乙烯醚异氰尿酸丙 烯酸酯;
(2)羟乙基丙烯酸酯(HEA)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 在30-50℃下反应0.5-1h,得到脲基丙烯酸酯;
(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产物在30-50℃下进行聚合反 应,反应0.5-1h,即得到所述光固化低聚物。
具体的,所述步骤(1)中聚醚胺与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三 丙烯酸酯的摩尔比为1:2。
具体的,所述步骤(1)中羟乙基丙烯酸酯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 酯的摩尔比为1:1。
具体的,所述步骤(1)和步骤(2)所得产物的摩尔比为1: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固化涂料,包含上述光固化低聚物50~70份、 丙烯酸酯单体10~20份、光引发剂2~5份、助剂1~2份、溶剂14~27 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科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科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93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