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近红外吸收性质的萘并二吡咯构筑的扩展卟啉、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58135.4 | 申请日: | 2022-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3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雷川虎;苏拥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487/22 | 分类号: | C07D487/22;C09K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红外 吸收 性质 吡咯 构筑 扩展 卟啉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具有近红外吸收性质的萘并二吡咯构筑的扩展卟啉,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
其中,R1为氢、烷基、烷氧基、卤素取代基中的至少一种;
R2为氢、烷基、烷氧基、芳基取代的烷基、芳基或杂芳基、烷基羰基、烷氧基羰基取代的烷基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近红外吸收性质的萘并二吡咯构筑的扩展卟啉,其特征在于,为以下扩展卟啉Ⅰ的结构式: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近红外吸收性质的萘并二吡咯构筑的扩展卟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反应介质中,通过2,3-二羟基萘与硫酸肼和水合肼经亲核取代反应,得到中间体Ⅰ-2,其结构式为:
(2)将中间体Ⅰ-2与Ⅰ-3即丙酮酸乙酯经脱水缩合反应得到中间体Ⅰ-4,其结构式为:
(3)采用酸催化剂,将中间体Ⅰ-4在酸性条件下经闭环反应,得到中间体Ⅰ-5,其结构式为:
(4)向乙二醇溶剂中加入碱,将中间体Ⅰ-5在乙二醇溶剂和碱的混合液中经高温脱羧,得到反应前体Ⅰ-6,其结构式为:
(5)将对苯二甲酰氯与1,3,5-三甲基苯发生付克反应,生成中间体Ⅰ-7,其结构式为:
(6)将中间体Ⅰ-7被氢化铝锂还原为反应前体Ⅰ-8,其结构式为:
(7)采用氧化剂,将中间体Ⅰ-6与Ⅰ-8依次经过酸催化缩合、氧化脱氢和碘化氢还原,得到扩展卟啉Ⅰ,其结构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近红外吸收性质的萘并二吡咯构筑的扩展卟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合成Ⅰ-2时,所述的反应介质为正己烷、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醚、甲苯、乙酸乙酯、二氧六环、四氢呋喃、氯仿、甲醇、乙醇、乙二醇和水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近红外吸收性质的萘并二吡咯构筑的扩展卟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合成Ⅰ-5时,所述的酸催化剂为三氟乙酸、三氟化硼乙醚、盐酸、硫酸、甲磺酸和对甲苯磺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混合;采用酸催化剂,将中间体Ⅰ-4在酸性条件下经闭环反应不超过72h。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近红外吸收性质的萘并二吡咯构筑的扩展卟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合成Ⅰ-6时,所述的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钾、碳酸钠、无水乙酸钠、三乙胺和醋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近红外吸收性质的萘并二吡咯构筑的扩展卟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中间体Ⅰ-6与Ⅰ-8依次经过酸催化缩合、氧化脱氢和碘化氢还原,得到扩展卟啉Ⅰ时,所述的氧化剂为空气、二氧化锰、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四氯苯醌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混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近红外吸收性质的萘并二吡咯构筑的扩展卟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程的反应温度为0~200℃。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近红外吸收性质的萘并二吡咯构筑的扩展卟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合成Ⅰ-6和Ⅰ-8时,以二氯甲烷为溶剂,氮气保护下,在三氟化硼乙醚酸催化下反应过夜,成环后在空气中用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氧化,最后用三乙胺中和酸。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近红外吸收性质的萘并二吡咯构筑的扩展卟啉在制备近红外吸收材料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813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奶牛养殖的全光谱LED照明控制系统
- 下一篇:五挡电驱桥及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