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的支付交易的风险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55688.4 | 申请日: | 2022-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8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40 | 分类号: | G06Q20/40;G06Q20/38;G06Q40/02;G06Q40/04;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汤在彦;沈珍珠 |
地址: | 10081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支付 交易 风险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支付交易的风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银行在预定时间范围内的历史支付数据;
对获取的历史支付数据进行分类,获得多个支付数据类别;
对于每个支付数据类别,确定支付数据类别在各个维度的风险概率,以及各个风险概率对应的概率收敛值;
依据在各个维度的风险概率,以及各个风险概率对应的概率收敛值,从该多个支付数据类别中选取出低风险支付数据类别;
对于每个客户,从该客户在银行的历史支付数据中,筛选出该客户对应的低风险支付数据;
将该客户对应的低风险支付数据对应的对手方确定为该客户对应的安全对手方;
将该客户对应的安全对手方推荐给客户,客户数字签名确认后,上传到区块链;
将该客户对应的安全对手方下发到该客户的移动终端上,当客户的移动终端的网络信号强度低于指定强度值时,基于移动终端上存储的安全对手方对该客户的交易进行风险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获取的历史支付数据进行分类,获得多个支付数据类别,包括:
对于每个历史支付数据,提取出该历史支付数据的支付方,对手方和支付金额等级;
依据该支付方的历史交易数据,确定该历史支付数据对应的支付方向量,其中,该支付方向量的每个分量和交易类别一一对应,每个分量的值等于该支付方的历史交易数据中该分量对应的交易类别的交易数量;
依据该对手方的历史交易数据,确定该历史支付数据对应的对手方向量,其中,该对手方向量的每个分量和交易类别一一对应,每个分量的值等于该对手方的历史交易数据中该分量对应的交易类别的交易数量;
依据支付方向量与对手方向量,确定支付方距离函数和对手方距离函数,其中,对于任何两个支付数据,支付方距离函数对应该两个支付数据的函数值为该两个支付数据对应的支付方向量的距离,以及对手方距离函数对应该两个支付数据的函数值为该两个支付数据对应的对手方向量的距离;
依据支付方距离函数和对手方距离函数,和支付金额等级,对获取的历史支付数据进行聚类,获得多个支付数据类别。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个支付数据类别,确定支付数据类别在各个维度的风险概率,以及各个风险概率对应的概率收敛值,包括:
将该支付数据类别划分为多个支付子数据,支付子数据和各个维度一一对应;
对于每个维度,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该维度对应的支付子数据划分为多个样本子数据,使得每个样本子数据的交易数量大于设定值;
对于每个样本子数据,将该样本子数据中风险数据的比例确定为样本子数据对应的风险概率;
基于该维度对应的多个样本子数据对应的风险概率,确定出对应的均值和方差;
将该对应的均值确定为该支付数据类别在该维度的风险概率;
基于对应的方差确定该维度的风险概率对应的概率收敛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个支付数据类别,依据在各个维度的风险概率,以及各个风险概率对应的概率收敛值,从该多个支付数据类别中选取出低风险支付数据类别,包括:
依据在各个维度的风险概率,以及各个风险概率对应的概率收敛值,确定支付数据类别的偏序,其中,对于任何两个支付数据类别,该偏序可用于确定该两个支付数据类别中的第一支付数据类别是否优于第二支付数据类别;
从该多个支付数据类别中选取出该偏序的多个极大支付数据类别,其中,该极大支付数据类别是该偏序的极大元素;
将该多个极大支付数据类别确定为低风险支付数据类别。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在各个维度的风险概率,以及各个风险概率对应的概率收敛值,确定支付数据类别的偏序,包括:
对于任何两个支付数据类别,如果对于各个维度,该两个支付数据类别的第一支付数据类别对应该维度的风险概率都小于等于该两个支付数据类别的第二支付数据类别对应该维度的风险概率,且该第一支付数据类别对应各个维度的风险概率对应的概率收敛值都小于可以接受的概率收敛阈值,则确定该第一支付数据类别优于该第二支付数据类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568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