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网的电力调控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55612.1 | 申请日: | 2022-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1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辉;陈刚;陆通通;黄俊;李铭;郭亚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长源汉川第一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6 | 分类号: | H02J3/06;H02J3/24;G06Q10/04;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厉洋洋 |
地址: | 431614***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网 电力 调控 方法 系统 介质 设备 | ||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网的电力调控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电网中每个电厂的每个设备的顶峰调试时长以及对应的顶峰调试功率,其中任意设备的顶峰调试时长为该设备以顶峰调试功率进行的最大时长,所述顶峰调试功率为该设备所能运转的最大功率;步骤2,根据电网传输的负荷表,判断电网是否在预设时间段内进行顶峰调试,得出第一判断结果;步骤3,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目标设备,并根据所述目标设备的顶峰调试时长以及所述目标设备的顶峰调试功率对电网进行电力调控。通过本发明能够达到提前预算电厂自身顶峰调峰能力并传输给电网,以方便电网对第二天的顶峰调整做出精准的安排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网的电力调控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经济持续增长,电力需求也稳步增长,特别是电力尖峰时段时长出现电力供应不足现象,随着光伏,风能等新能源大力发展,全网电力供应总体富余,但在部分地区部分时段电力供应能力不足,特别是夏季负荷尖峰时段尤为突出。我国火电装机基数较大,对电网调峰具有重大意义,现阶段火电机组年平均小时利用数远低于设计量,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分析新建机组是不划算的,建设费用大,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低,成本回收困难,所以,开发火电自身顶峰负荷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有效解决电网尖峰时段供电不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网的电力调控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电网的电力调控方法,包括:
步骤1,获取电网中每个电厂的每个设备的顶峰调试时长以及对应的顶峰调试功率,其中任意设备的顶峰调试时长为该设备以顶峰调试功率进行的最大时长,所述顶峰调试功率为该设备所能运转的最大功率;
步骤2,根据电网传输的负荷表,判断电网是否在预设时间段内进行顶峰调试,得出第一判断结果;
步骤3,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目标设备,并根据所述目标设备的顶峰调试时长以及所述目标设备的顶峰调试功率对电网进行电力调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获取不同电厂不同设备的基本属性可以有效且快速的了解到不同设备的承受范围,便于后续统一调配,通过电网发送的电网负荷表,提前预算电厂自身顶峰调峰能力并传输给电网,以方便电网对第二天的顶峰调整做出精准的安排。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确定目标设备的具体过程为: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进行顶峰调试时,对各个电厂的各个设备进行检测,生成每个设备对应的第二判断结果,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正常的设备即为所述目标设备。
进一步,还包括:
生成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异常的设备对应的报警信息,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至该设备对应的电厂,该电厂对所述报警信息对应的设备进行维修。
进一步,在电网下达停止调控指令之前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异常的设备维修至无异常,则发出申请参与顶峰调试请求,并在接到电网反馈的同意信息后,按照该设备对应的顶峰调试时长以及该设备对应的顶峰调试功率进行电力调控。
进一步,还包括:
步骤4,将电力调控后的结果反馈至电网。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网的电力调控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网中每个电厂的每个设备的顶峰调试时长以及对应的顶峰调试功率,其中任意设备的顶峰调试时长为该设备以顶峰调试功率进行的最大时长,所述顶峰调试功率为该设备所能运转的最大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长源汉川第一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国电长源汉川第一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56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