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垃圾暂存装置、垃圾自动回收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54770.5 | 申请日: | 2022-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5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罗嘉伟;黄俊荣;郑俊辉;王松青;董旭;周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F1/12 | 分类号: | B65F1/12;B65F3/00;B65F9/00;B65F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哲力智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94 | 代理人: | 贺红星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垃圾 暂存 装置 自动 回收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暂存装置,包括柜体和设于柜体上的主控装置、第一消毒装置;柜体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柜门、第二柜门;第一柜门上设有非接触式感应装置,并结合主控装置控制第一柜门自动开合,以便将垃圾通过第一柜门丢入柜体内部临时存储;通过消毒装置对柜体内的垃圾以及柜体内壁进行消毒;主控装置,通过接收外部的垃圾回收指令并控制第二柜门打开,以将柜体内的垃圾输送到外部。本发明可实现垃圾的自动收集、回收存储以及转运,解决现有人工回收垃圾存在交叉感染等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机器人、垃圾自动回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回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垃圾暂存装置、垃圾自动回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疫情常态化,全国甚至全球各地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般会临时征用民用酒店或建设专用型健康隔离酒店社区,用于隔离高风险人群,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或在医院设置隔离区,用于专门收治确诊、疑似患者的隔离病房。然而,对于以上隔离场所的日常运营的物资配送、垃圾回收、环境消毒等工作的交叉感染范围需求比较大,尤其在新冠疫情防控器件,多处疫情传播与感染案例大多是根据垃圾回收、转运和处置过程中的防护疏忽与管理不当有关,因此对于做好隔离酒店生活垃圾回收处置对于防疫管理的工作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的垃圾回收一般是有人工穿戴防护服等进行操作,其存在较大风险,不利于疫情防控管理。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垃圾暂存装置,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垃圾由人工回收存在交叉感染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垃圾由人工回收存在交叉感染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垃圾自动回收方法,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垃圾由人工回收存在交叉感染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垃圾自动回收系统,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垃圾由人工回收存在交叉感染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垃圾暂存装置,包括柜体和设于所述柜体内的主控装置、第一消毒装置;所述柜体设有第一柜门和第二柜门,并且第一柜门与第二柜门分设于柜体的相对的两个面;所述第一柜门上设有非接触式感应装置;
所述主控装置与非接触式感应装置、第一消毒装置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非接触式感应装置的感应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柜门的打开与关闭,以及当所述第一柜门关闭后启动所述第一消毒装置进行消毒;
所述主控装置,还用于接收外部的垃圾回收指令并根据所述垃圾回收指令控制所述第二柜门打开,以使得所述柜体内的垃圾输送到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装置,还用于接收到所述垃圾回收指令后判断所述第一柜门是否打开,以及当所述第一柜门关闭时将所述第二柜门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垃圾暂存装置还设有第一垃圾检测装置、第一远程通信模块和第一本地通信模块;所述主控装置与所述第一垃圾检测装置、第一远程通信模块、第一本地通信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主控装置,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垃圾检测装置发送的垃圾信息以及所述垃圾暂存装置的运行状态数据并通过所述第一远程通信模块上传至远程的综合管理平台;所述主控装置,还用于通过第一本地通信装置与本地的外部设备通信连接;
所述垃圾暂存装置内还设有垃圾传送装置,与所述主控装置电性连接,用于当所述第二柜门打开后接收所述主控装置发送的控制指令以将所述柜体内的垃圾输送到外部。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机器人,所述机器人为垃圾回收机器人,所述垃圾回收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包括无人驾驶底盘和中央控制系统;所述无人驾驶底盘包括车架底盘和设于所述车架底盘内的无人驾驶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47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