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血压记录分析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54745.7 | 申请日: | 2022-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7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求是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022 | 分类号: | A61B5/022;A61J7/04;G16H20/10;G16H20/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屠语桑 |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血压 记录 分析 系统 | ||
1.一种动态血压记录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端、用户端、家属端和医生端,
所述用户端包括的动态血压监测仪;
用户端包括用户行为子系统和血压检测子系统,所述用户行为子系统包括推荐行为接收模块、推荐行为提醒模块和推荐行为反馈模块,所述推荐行为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服务器端的推荐行为信息,推荐行为信息包括预先设定的初始推荐行为信息,所述推荐行为提醒模块根据推荐行为信息提醒用户,所述推荐行为反馈模块根据用户反馈记录用户信息并反馈至服务器端和推荐行为提醒模块,
所述推荐行为提醒模块包括进食提醒组件和吃药提醒组件,所述进食提醒组件根据推荐行为信息提醒用户进食,所述吃药提醒组件包括饭前提醒功能和饭后提醒功能,饭前提醒功能根据推荐行为信息中的进食时间,提前提醒吃药;饭后提醒根据推荐行为反馈模块反馈的进食信息,在进食后提醒吃药;
所述服务器端包括用药间隔调整模块,所述动态血压监测仪将用户行为信息和用户体征信息发送至服务器端,所述用药间隔调整模块根据用户体征信息与用户行为信息,对推荐行为信息进行调整,调整步骤如下:
根据用户行为信息提取用户吃药时间和用户进食时间,根据用户体征信息提取用户血压信息,
所述用药间隔调整模块包括设定数据库,所述设定数据库内包括设定失效血压和设定持续时间,
异常判断子模块根据用户血压信息判断异常情况,判断方法为:
两个检测点之间血压降低超过10%的情况时,记录位于在先的检测点的时间为降压生效时间;降压生效时间后,当检测到用户血压超过设定失效血压时,记录检测点时间为降压失效时间,由此可以得出降压持续时间,降压生效时间与进食时间的差值为药效发挥间隔,当药效发挥间隔:设定药效间隔大于1.2时,判定用药需要调整,发出药物需调整信息,当药效发挥间隔:设定药效间隔小于1.2时,判断降压持续时间,当降压持续时间:设定持续时间小于0.8时,判定用药需要调整,发出药物需调整信息;
用户吃药时间包括药物种类和吃药时间,
所述用药间隔调整模块包括相关度数据库,所述相关度数据库包括若干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关系数,当两药物共同使用效果降低时,其相关系数为正值,反之,为负值,所述用药间隔调整模块根据药物种类和吃药时间,计算药物之间两两相关度P,相关度计算公式如下:
P=△t1×S1+△t2×S2+△t3×S3……
其中S为两相关药物的相关系数,△t为两相关药物的时间差;
当系统检测到药物需调整信息时,用药间隔调整模块对部分建议用药时间进行调整,每次建议用药时间调整不超过10min,每次调整后相关度P的增加值不超过10%,
调整时,先将用户所用药物的相关系数进行排序,根据相关系数,对相关系数最大一组药物中的其中一种药物的建议用药时间进行调整,每次调整时间为5min,调整后进行P值计算,若P值增加不超过10%,则对吃药提醒信息进行调整;
若P值增加值超过10%,则调整该相关系数下另一种药物的用药时间,次调整时间为5min,调整后进行P值计算,若P值增加不超过10%,则对吃药提醒信息进行调整,若P值增加超过10%,则对下一组相关系数中相关药物进行调整,直至满足P值增加不超过10%,调整完成后将新的推荐行为信息发送至用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血压记录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药间隔调整模块还包括验证功能,所述验证功能为:将调整后的推荐行为信息发送至医生端,医生端的医生对调整后的推荐行为信息进行分析,若存在风险隐患,医生端发送禁止调整命令,用药间隔调整模块接收到禁止调整命令后将推荐行为信息进行回调至初始设定推荐行为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求是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求是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47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