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分离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51649.7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7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贾海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9/00 | 分类号: | B01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周志斌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分离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分离器,包括:转动部和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与所述转动部连接,以实现驱动所述转动部旋转;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转动部内部形成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一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接,且所述第一出口沿所述转动部的旋转周向设置;其中,电池极片在涂覆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混合介质,自所述第一进口进入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自所述第一出口流出所述第一容纳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流体分离器,通过设置旋转的转动部,利用离心力将电池极片在涂覆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混合介质进行分离,使得混合介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形成离散介质,实现溶剂气体的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体分离器。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原材料浆料涂覆在箔材上形成极片,然后烘干使极片在烘箱中将溶剂挥发后形成干极片。在烘干过程中,极片在烘箱中将溶剂挥发后形成干极片。溶剂气体具有可燃性,为降低烘箱内部的溶剂气体的浓度,需要将烘箱内的气体排出。为了防止排放的气体对空气造成污染,在排放时需要将溶剂气体分离出来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分离器,用以解决上述缺陷,通过设置旋转的转动部,利用离心力将电池极片在涂覆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混合介质进行分离,使得混合介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形成离散介质,实现溶剂气体的分离。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流体分离器,包括:转动部和驱动部;
所述驱动部与所述转动部连接,以实现驱动所述转动部旋转;
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
所述转动部内部形成有第一容纳腔;
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一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接,且所述第一出口沿所述转动部的旋转周向设置;
其中,电池极片在涂覆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混合介质,自所述第一进口进入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自所述第一出口流出所述第一容纳腔。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壳体、延伸部和轴承部;
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纳所述转动部的第二容纳腔;
所述延伸部与所述转动部连接,并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
所述壳体和所述延伸部通过所述轴承部实现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转动部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一进口;
所述混合介质自所述第一出口流出,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分布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延伸部和轴承部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壳体,实现了对第一出口流出混合介质的容纳,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混合介质在第二容纳腔内根据比重进行分离,进而通过与壳体连接的相应其他设备进行回收。
进一步地,延伸部设置在壳体的外部,进而便于混合介质通过延伸部进入第一容纳腔内。
更进一步地,延伸部与壳体之间通过轴承部实现了转动连接,进而使得转动部能够在壳体内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驱动部设置于所述壳体外侧,并通过传送部与所述延伸部连接,以实现驱动所述转动部的旋转。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部的实施方式,通过将驱动部与壳体进行连接,实现了为驱动部提供了固定位置,并且将驱动部与延伸部连接,使得驱动部能够将动力传递给转动部,进而使得转动部能够在壳体内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传送部为分别与所述驱动部和所述延伸部连接的传送带、传送链和传送齿轮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三一技术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16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