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型建筑内部预埋式通风管道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51239.2 | 申请日: | 2022-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5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 发明(设计)人: | 朱坤雷;刘旭;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F17/04 | 分类号: | E04F17/04;E04B2/00;E04B1/41;E04B1/76;F24F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蔡浩 |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建筑 内部 预埋式 通风管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型建筑内部预埋式通风管道,包括建筑楼内的墙板,墙板的前端浇筑成型有预制的一体管,一体管的外侧装配有通风器,本发明设置了一种带有预制式通风管道与楼体结合的安装方式,在安装时,在预留了钢筋孔的墙体外部将直的连接钢筋插入到钢筋孔的内部,随后将连接钢筋弯折,使得主体管道与墙体之间初步连接,延长条与墙体接触,形成一个腔体,再将其他主体管道从上下方向上组装,保证增强钢筋交错插入到对接槽的内部,最后从墙体外部的浇筑孔注入合模混凝土,从而将一体管与墙板组合在一起实现了预埋式的通风管道,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通风管道多采用砌筑或者采用复合板浇筑等方式建筑,建筑起来过程麻烦,施工过程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型建筑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型建筑内部预埋式通风管道。
背景技术
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在节能建筑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设计的问题,建筑的通风方式需要根据当地气候确定,因此定性程度较高,不会有改动,因此预埋式的通风管道则是节能型建筑的最优选择,而现有的通风管道多采用砌筑或者一体成型或者浇筑等方式建造出来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步骤较多,施工量大,施工过程比较不方便,鉴于以上问题,特提出一种节能型建筑内部预埋式通风管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建筑内部预埋式通风管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建筑内部预埋式通风管道,包括建筑楼内的墙板,所述墙板的前端浇筑成型有预制的一体管,所述一体管与墙板的内部装配有保温管,所述保温管和一体管的外侧开设有开口,且开口的内部装配有通风器;
所述墙板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外侧开设有用于贯穿钢筋的钢筋孔和用于连接的浇筑孔;
所述一体管包括主体管道,所述主体管道内部布设有连接钢筋和增强钢筋,且主体管道的顶部和前端均开设有与连接部位浇筑对接的槽体结构;
所述通风器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铰接有若干片开合扇叶,且开合扇叶的外侧端铰接有一根连杆,且连杆的外侧装配有带有一根S型的连接轴,且连接轴的内侧端装配一部电机,电机的转动能够带动连杆和连接轴翻转,进而能够带动开合扇叶的开合,且在固定框的后方装配有一块可以前后移动的保温块,保温块的前表面能够将开口盖住。
优选的,所述墙体分为2种,一种是竖直的通风管道后墙壁,另一种是平面安装的叠合楼板。
优选的,所述槽体结构包括对接槽和结合槽,所述对接槽在浇筑完成后呈几字形,位于主体管道的后端的增强钢筋向后延长,且在组装时延长的增强钢筋会插入到对接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增强钢筋捆绑在连接钢筋的内侧,连接钢筋作为主要的承力结构,内侧的增强钢筋作为主要的结构强度内填充料。
优选的,所述主体管道的外侧一体成型有延长条,且延长条的顶端内侧预留有结合槽,且结合槽与对接槽一体连通,结合槽和对接槽浇筑后能够完全包裹连接钢筋和增强钢筋。
优选的,所述主体管道的内部成型有钢筋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四角处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部套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表面焊接有滑动片,所述滑动片套接在定位槽的内表面,所述固定框的内表面装配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内表面装配有伸缩器,且伸缩器的后端装配在保温块的前端。
优选的,所述连接框的外侧均匀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表面装配在开合扇叶的外侧端。
优选的,所述开合扇叶的顶端和底端均抵在连接框的内表面,且位于最顶端和最低端的开合扇叶的外沿处粘贴有密封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一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南一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12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