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实兵对抗训练的战场声效模拟系统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550863.0 | 申请日: | 2022-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7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 发明(设计)人: | 庄明亮;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41A33/00 | 分类号: | F41A33/00;F41A33/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何宇 |
| 地址: | 2100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对抗 训练 战场 模拟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实兵对抗训练的战场声效模拟系统和方法,通过在武器模拟器上安装通信设备,将武器发射弹药的信息实时广播出去;参与对抗训练的单兵通过通信设备接收有效范围内武器的发射信息以及控制中心计算的炮弹落点信息;声效合成模块根据单兵左耳和右耳在地理坐标系中的空间位置,以及发射弹药的武器在地理坐标系中的空间位置,计算出弹药的爆炸声分别传送至左耳和右耳时衰减后的音量值以及分别到达左耳和右耳的时间、时间差,对弹药的标准爆炸音源进行衰减和延时,分别合成左声道和右声道音频流,通过立体声音频播放设备进行播放,使战士能够通过听觉感受到弹药爆炸的方位和距离,逼真的营造出具有空间感的战场声效和氛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军事训练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实兵对抗训练的战场声效模拟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实兵对抗训练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在发展,直瞄武器通常以激光代替弹药进行实兵对抗训练,具体方法是在武器上加装激光发射机,在人员、装备上安装激光解码装置;对抗训练时武器发射编码激光束,人员、装备上安装的激光解码装置如果接收到编码激光束,则被判为被命中。间瞄武器通常采用打数据的方式进行实兵对抗训练,控制中心根据火炮的射击诸元数据计算炮弹的落点,对毁伤范围内的人员装备进行裁决。但是使用上述实兵对抗训练系统在对抗训练中存在以下重大缺陷:
实际战场中,子弹发射、炮弹发射、爆炸,均伴随着剧烈的火药爆炸声,战士可以根据声音来判断是否受到攻击,攻击的方向来自于哪里,炮弹的爆炸点的方向和位置在哪里,战士可以据此决定自己应该向哪个方向隐蔽,向攻击方向搜索以发现目标并进行反击。而在实兵对抗训练中,为保证安全性,使用的是激光和数字弹药,发射时不会产生任何声音,因此经常会出现战士身上的训练装置提示已经被击伤或死亡,自己却根本不知道攻击来自何方,因此也不能在敌方发起攻击时及时进行隐蔽,并及时进行反击,使得对抗训练与实际的战场严重不符,严重影响对抗训练的效果。
目前有部分实兵对抗训练设备如坦克上安装了发射声光弹以模拟发射时的声光效果,由于声光弹的装药量远远小于实装炮弹的装药量,声音只有近处的本方人员能够听到,远处的敌方人员完全听不见,根本达不到真实战场的模拟效果。也有部分实兵对抗训练设备在人员的头盔或身上安装1个小喇叭,在射击时播放模拟枪声和爆炸声,由于喇叭与声光弹一样,播放的只是自身发射时的枪声和爆炸声,远处的敌方人员完全听不见,也达不到真实战场的模拟效果。还有部分实兵对抗训练设备在小型训练场地中放置音箱,播放枪声和爆炸声,由于音箱的位置固定,并不在实际射击点和爆炸点位置,因此战士并不能通过声音判断射击点和爆炸点的方向、位置,装甲武器、间瞄火炮的射程超过几千米,音箱不可能覆盖上百平方公里的区域,因此也达不到真实战场的模拟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实兵对抗训练辅助装置难以发出真实子弹、炮弹发射和爆炸的声音,达不到真实战场的模拟效果,影响训练效果的问题。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实兵对抗训练的战场声效模拟系统,包括射击信息采集装置、通信设备、定位模块、音效合成模块、立体声音频播放设备、人体头部姿态测量装置;
在武器上安装射击信息采集装置、通信设备和定位模块;通信设备与定位模块、射击信息采集装置连接;射击信息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武器的射击信息,定位模块输出武器的地理坐标信息,通信设备将射击信息、地理坐标信息实时发送出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08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