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宽带低剖面的正交双极化阵列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8829.X | 申请日: | 2022-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5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曹军;丁禹翔;黄诗纯;范逸风;张志轩;段光华;孙永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48;H01Q1/50;H01Q9/16;H01Q1/12;H01Q19/10;H01Q21/06;H01Q21/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沉雁 |
地址: | 2111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带 剖面 正交 极化 阵列 天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宽带低剖面的正交双极化阵列天线,利用偶极子交叠及紧耦合阵列技术,加强天线阵元之间的耦合,实现超宽带、低剖面性能;偶极子天线金属振子部分开半槽,可在不影响电流导通的情况下实现印制板对插,可以实现T字形布阵,方便连接器、后端接口等布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宽带阵列天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宽带低剖面的正交双极化阵列天线。
背景技术
阵列天线是当前天线技术的主流趋势,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系统前端。超宽带天线。
目前超宽带阵列天线一般采用维瓦尔第天线,维瓦尔第天线阵具有较宽的工作带宽,也能实现较大的扫描角度,但存在剖面较高,难以在小尺寸空间内布置的问题。并且,由于维瓦尔第天线自身利用渐变缝隙实现宽带工作的原理,若天线阵采用T形交错布置将造成缝隙遮挡,只能采用L型布置方式,难以将不同极化的馈电端口整合到一条线上,在高频小尺寸下布置连接器、后端接口等十分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超宽带低剖面的正交双极化阵列天线,利用偶极子交叠及紧耦合阵列技术,加强天线阵元之间的耦合,实现超宽带、低剖面性能。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超宽带低剖面的正交双极化阵列天线,由M×N个阵列天线单元沿反射板排布而成,每个阵列天线单元包括呈T字形布置的水平极化子单元和垂直极化子单元,M个水平极化天线子单元一体化加工,构成一组水平极化天线子单元组,共N组;N个垂直极化子单元一体化加工,构成一组垂直极化子单元组,共M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
(1)利用偶极子交叠及紧耦合阵列技术,加强天线阵元之间的耦合,实现超宽带、低剖面性能。
(2)偶极子天线金属振子部分开半槽,可在不影响电流导通的情况下实现印制板对插,可以实现T字形布阵,方便连接器、后端接口等布置,易于工程实现。
(3)阵列天线单元工作带宽宽、剖面低、结构适应性好,具有良好的多平台应用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水平极化天线子单元组的开槽方式示意图。
图2是垂直极化天线子单元组的开槽方式示意图,其中图(a)为正面,图(b)为反面。
图3是阵列天线单元示意图。
图4是天线阵反射板开槽示意图。
图5是8×8天线阵模型。
图6是阵中单元有源驻波的仿真结果,其中图(a)为水平极化,图(b)为水平极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地描述中,“多个”地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88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