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静电纺丝技术的绝缘导热均热薄膜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7880.9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7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冯润;杨开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锐腾新材料制造(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3/00 | 分类号: | D04H13/00;B32B9/04;B32B17/02;B32B17/06;D04H1/4209;D04H1/728;D01D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静电 纺丝 技术 绝缘 导热 均热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静电纺丝技术的绝缘导热均热薄膜制备方法,包括:将硅树脂和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溶液,在溶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氮化硼并搅拌均匀,制备出均匀稳定分散的静电纺丝前驱体溶液;将制得的静电纺丝前驱体溶液注入静电纺丝机中进行静电纺丝,溶液经喷丝头有规律的喷涂在静电纺丝接收器上铺设的玻纤布上,得到绝缘导热均热薄膜。相比于传统通过将导热粉体和硅胶树脂以共混或开炼方式制备胶料,再将胶料预先压延成型,最后叠层热压固化制得绝缘导热产品的方式,本申请通过静电纺丝将氮化硼溶液喷涂于静电纺丝接收器的玻纤布上,经高压电场作用力使得氮化硼实现高度取向,从而大幅提高绝缘导热均热片的导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热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基于静电纺丝技术的绝缘导热均热薄膜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芯片集成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散热问题成为集成化发展的主要制约条件之一。为了解决电子产品的散热问题,以提升电子产品的运行速度、可靠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使用导热材料已成为电子产品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往的导热产品大多只关注散热性的问题,可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展,导热产品也需要同时兼备高散热和高绝缘性能。
目前的导热绝缘片通常以玻纤为增强体,其两侧涂覆导热胶料,随后加热固化,产品生产流程基本是将导热粉体和硅胶树脂以共混或开炼方式制备胶料,将胶料预先压延成型,最后叠层热压固化,但是普通搅拌或开炼方式无法制备取向产品,无法使导热效率达到最大化,并且分布成型方式在降低生产效率的同时还会造成物料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静电纺丝技术的绝缘导热均热薄膜制备方法,通过静电场作用力使氮化硼实现高度取向,从而大幅提高导热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基于静电纺丝技术的绝缘导热均热薄膜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硅树脂和溶剂混合均匀,得到溶液,在溶液中加入氮化硼并搅拌均匀,制备出均匀稳定分散的静电纺丝前驱体溶液;
将制得的静电纺丝前驱体溶液注入静电纺丝机中进行静电纺丝,溶液经喷丝头有规律的喷涂在静电纺丝接收器上铺设的玻纤布上,得到绝缘导热均热薄膜。
上述方案中,所述静电纺丝前驱体溶液中硅树脂的质量比例为20~45%,溶剂的质量比例为25~55%,氮化硼的质量比例为20~50%。
上述方案中,所述溶剂为石脑油或氯甲烷。
上述方案中,在进行静电纺丝的步骤中:调节喷丝头电压为20~50kV,喷丝头与静电纺丝接收器之间的距离为15~20cm,推进速度为0.8mL/h。
上述方案中,在进行静电纺丝的步骤中:环境温度为20~30℃,环境湿度为45~6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静电纺丝将氮化硼溶液喷涂于静电纺丝接收器的玻纤布上,经高压电场作用力使得氮化硼实现高度取向,即使得氮化硼分子沿着电场方向有规律的取向排列,从而大幅提高绝缘导热均热片的导热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将硅树脂和石脑油溶剂按质量比为20%∶55%混合均匀,得到溶液,在溶液中加入质量比为25%的氮化硼并搅拌均匀,制备出均匀稳定分散的静电纺丝前驱体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锐腾新材料制造(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锐腾新材料制造(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78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