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6001.0 | 申请日: | 2022-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8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龙在安;岳风树;胡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优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0 | 分类号: | C10M169/00;C10M177/00;C10N30/0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方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润滑脂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润滑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下列组分:5‑10%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合物,5‑10%的脂肪胺,60‑90%的硅油,5‑10%的饱和脂肪酸,3‑8%的氢氧化钙和1‑5%的硅烷偶联剂。本申请提供的润滑脂,所含的聚合MDI和脂肪胺反应生成聚脲稠化剂,可以稠化硅油,硅油赋予润滑脂的润滑效果、抗氧化性和热稳定性好;饱和脂肪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饱和脂肪钙具有抗磨作用,赋予润滑脂耐磨性能好,生成的水可以消除过量的聚合MDI,可以避免润滑脂残留聚合MDI而具有毒性,硅烷偶联剂可以增强各组分的结合力,将各组分更好的凝结在一起,可以增强润滑脂的耐磨性、稳定性和剪切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润滑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脲润滑脂通常是由TDI(甲苯二异氰酸酯)或者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有机胺反应生成的聚脲稠化剂稠化基础油得到的,由于其性能稳定,耐高温性能好等被广泛应用于民用及军用领域。现有的聚脲润滑脂主要由基础油、聚脲稠化剂和功能填料三部分组成,基础油作为润滑脂的主要组分,起到减摩减阻的作用,受聚脲稠化剂结构的限制,功能填料选择颗粒较小的分子,具有减小摩擦的作用,稠化剂主要用于将基础油和填料包裹并均匀分散。
然而,现有的润滑脂不具有抗磨作用的组分,其耐磨性能不佳。其次用于制备聚脲稠化剂的TDI或MDI原料具有毒性,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存在一定伤害。且TDI或MDI性质较为活泼,容易与水反应而失效,对储存和运输过程要求高。另外,在投料使用时需加热液化,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润滑脂存在容易失效且耐磨性能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申请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润滑脂,以润滑脂的总重量为100%计,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下列组分: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本申请提供的润滑脂的配方称取各组分;
将硅油和脂肪胺混合形成混合液,然后将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合物加入混合液中进行第一反应处理,得到第一混合物;
将饱和脂肪酸和氢氧化钙加入第一混合物中进行第二反应处理,得到第二混合物;
将硅烷偶联剂加入第二混合物中进行复合处理,然后冷却处理,得到润滑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润滑脂,含有5-10%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合物和5-10%的脂肪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合物和脂肪胺反应可以生成聚脲稠化剂,可以稠化硅油,且聚脲稠化剂不含金属离子,可以避免对硅油产生催化氧化作用;硅油具有很好的润滑效果、耐高低温和抗氧化性,将硅油的百分含量控制在60-90%的范围内,不仅润滑脂的润滑效果好、成本低,而且润滑脂的抗氧化性和热稳定性好;含有5-10%的饱和脂肪酸和3-8%的氢氧化钙,饱和脂肪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饱和脂肪酸钙具有抗磨作用,赋予润滑脂耐磨性能好,生成的水可以消除过量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合物,可以避免润滑脂含有过量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合物而具有毒性和刺激眼睛;含有1-5%的硅烷偶联剂可以增强各组分的结合力,可以将各组分更好的凝结在一起,从而进一步增强润滑脂的耐磨性、稳定性和剪切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优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优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60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