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微小裂缝的预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4461.X | 申请日: | 2022-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3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何嘉峰;董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微小 裂缝 预制 方法 | ||
1.一种混凝土微小裂缝的预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塑料板、溶解剂、悬挂装置及输液装置,所述混凝土试件强度等级为C40,长×宽×高=70.7mm×70.7mm×70.7mm的立方体试件;塑料板长度为71mm、宽度为20mm、厚度为0.2mm的ABS塑料板,通过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后插入ABS塑料板;溶解剂为丙酮溶液;输液装置为医用吊瓶连接输液管,输液管上设有流速调控装置,从而控制溶液流速;悬挂装置为高1.5m的支架,将吊瓶固定在混凝土试件上方一定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微小裂缝的预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现浇混凝土立方体试块采用配合比为: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1:0.39:1.29:2.88:0.01,碎石粒径5-31.5mm,每1kg碎石两种粒径的质量比为(5~16mm):(16~31.5mm)=7.4:1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微小裂缝的预制方法,其特征在于:ABS塑料板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并振捣后插入至混凝土试件表面正中央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微小裂缝的预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丙酮溶液先以毛刷涂刷的方式对混凝土表面的ABS塑料板进行溶解形成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微小裂缝的预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丙酮溶液灌注在医用吊瓶中,输液管末端搭在ABS塑料板处,通过输液管滴至ABS塑料板上进行溶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微小裂缝的预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输液装置包括输液管和吊瓶,输液管和吊瓶均为非ABS塑料材质,不会被丙酮溶液侵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微小裂缝的预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制一个1.5m高的支架,便于悬挂丙酮溶液吊瓶,有利于输液管的伸展和丙酮溶液流动。
8.一种混凝土微小裂缝的预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浇筑在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模具中,振捣后将长度71mm、宽度20mm、厚度0.2mm的ABS塑料板6插入至混凝土立方体试件7表面正中央位置,ABS塑料板6长边平行于混凝土立方体试件7竖向边;
步骤二:将插入ABS塑料板6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7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4h后进行脱模;
步骤三:通过毛刷将丙酮溶液3涂刷在混凝土立方体试件7表面ABS塑料板6上,反复进行涂刷,每次涂刷完将混凝土立方体试件静置五分钟,采用丙酮溶液3对混凝土立方体试件7表面ABS塑料板处进行冲洗;
步骤四:将丙酮溶液3灌入吊瓶中,将吊瓶2悬挂至支架1上固定于混凝土立方体试件7上方1米高度;
步骤五:将输液管4上端与吊瓶2相连接,输液管4末端自然下垂至混凝土试件7表面ABS塑料板处;
步骤六:调节流速控制装置5,使丙酮溶液3通过输液管4流动至ABS塑料板6表面,并保证丙酮溶液3保持匀速,此时混凝土预插ABS塑料板6处已经基本成型,当丙酮溶液3接触到ABS塑料板6后会迅速对其进行溶解,通过不断的滴灌丙酮溶液3,ABS塑料板6从上至下逐渐被溶解于丙酮3之中成为液体;
步骤七:每半小时进行一次观察并以丙酮溶液3清洗裂缝,等待裂缝内的ABS塑料板6完全溶解,采用清水对裂缝进行清洗,预制裂缝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446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