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箔材、极片及复合箔材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4391.8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3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帅;朱金保;于哲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6 | 分类号: | H01M4/66;H01M50/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黄燕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箔材、极片及复合箔材的制备方法,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该复合箔材、极片及复合箔材的制备方法包括集流层和主功能层,所述集流层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主功能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侧,所述第二区域用于与外部部件电连接,其能够有效地克服复合箔材焊接困难的问题,以提升复合箔材的连接可靠性和电化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合箔材、极片及复合箔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技术近年来已经得到广泛使用,其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性能指标较其问世之初均有大幅度提升,但随之而来的是安全问题却越发突出,因此有研究人员开发出复合集流体技术来提升其安全性能。
复合箔材虽能大幅提升电池安全性能,但仍有许多技术难点影响其大规模推广使用,其最主要表现为:传统极耳焊接工艺无法将复合箔材有效融合,存在焊接困难的问题,这十分影响其连接可靠性,并进而影响电化学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复合箔材,其能够有效地克服复合箔材焊接困难的问题,以提升复合箔材的连接可靠性和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极片,其能够有效地克服复合箔材焊接困难的问题,以提升复合箔材的连接可靠性和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复合箔材的制备方法,其能够有效地克服复合箔材焊接困难的问题,以提升复合箔材的连接可靠性和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箔材,其包括集流层和主功能层,所述集流层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主功能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侧,所述第二区域用于与外部部件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主功能层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均设置有所述集流层。
可选的,在复合箔材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一区域的比值为0.02-0.2。
可选的,所述集流层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区域,两个所述第二区域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区域相对的两侧。
可选的,还包括次功能层,所述次功能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区域朝向所述主功能层一侧的表面,所述次功能层包括PTC/NTC材料、碳材料和相变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所述主功能层由绝缘高分子材料制成。
可选的,所述绝缘高分子材料包括聚偏氟乙烯、羧甲基纤维素钠、聚四氟乙烯、聚乙烯醇、丁苯橡胶、氟化橡胶、聚氨酯、聚烯烃类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集流层的厚度为1~5um,所述主功能层的厚度为3-10um。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极片,包括活性物质层以及所述的复合箔材,所述活性物质层涂覆于所述集流层远离所述主功能层的表面上。
可选的,所述活性物质层包括正极活性材料的混合物,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括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钛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所述活性物质层包括负极活性材料的混合物,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包括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中间相微碳球、硬碳、软碳、硅、硅-碳复合物、Li-Sn合金、Li-Sn-O合金、Sn、SnO、SnO2、尖晶石结构的锂化TiO2-Li4Ti5O12、Li-Al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复合箔材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所述复合箔材,所述复合箔材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区域的其中一个表面上涂覆高分子材料以在所述第一区域形成所述主功能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43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