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增韧碳化硅密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3870.8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20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魏大岭;张繁星;武笑宇;许康威;谢述锋;黄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4B35/80 | 分类号: | C04B35/80;C04B35/84;C04B35/565;C04B35/622;F16J15/00;C04B35/6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4 | 代理人: | 李向阳;王铮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碳化硅 密封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碳纤维增韧碳化硅密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碳纤维自中心向两侧呈梯度分布的碳纤维预制体;
(2)、采用化学气相浸渍-反应体熔渗工艺对碳纤维预制体进行处理,得到多孔C/SiC复合材料中间体;
(3)、采用化学气相浸渍工艺对多孔C/SiC复合材料中间体表面进行致密化处理,得到致密的C/SiC复合材料中间体;
(4)、对致密的C/SiC复合材料中间体进行磨削加工、抛光处理,即制得碳纤维增韧碳化硅密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增韧碳化硅密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碳纤维预制体包括中部的纤维增韧层以及设于纤维增韧层两侧的摩擦密封层;其中,纤维增韧层主要采用针刺纤维,摩擦密封层主要采用短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增韧碳化硅密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碳纤维预制体中自中心向两侧铺层时,网胎层的厚度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增韧碳化硅密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先采用化学气相浸渍工艺在碳纤维预制体表面依次制备热解碳层和SiC阻隔层,得到改性碳纤维预制体;在将改性碳纤维预制体浸渍于呋喃树脂中,然后石墨化产生树脂基体碳;然后利用反应体熔渗(RMI)工艺,以硅粉为硅源反应物,在1500℃-1700℃高温环境下液体硅与树脂碳发生反应,生成微米级和亚微米级别的SiC基体,得到多孔C/SiC复合材料中间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增韧碳化硅密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热解碳层与SiC阻隔层的厚度均为200~3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增韧碳-碳化硅密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采用化学气相浸渍工艺对多孔C/SiC复合材料中间体表面进行致密化处理的具体方法为:以甲基三氯硅烷为反应源,以氩气作为稀释气体和保护气体,以氢气为载气,通过鼓泡的方式将甲基三氯硅烷蒸汽引入反应室,氢气和甲基三氯硅烷的摩尔体积比为(10~12):1,沉积温度为1100-1300℃,氩气流量为170~350ml/min,氢气流量为200~400ml/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增韧碳化硅密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通过调节致密化化学气相浸渍工艺可以得到不同表面组织的C/SiC复合材料,呈现出不同的硬度。其中,快速致密化工艺沉积压力为200~250Pa,沉积时间为5~50h,密封材料表面组织呈现以C/SiC复合材料为主的软质相;均匀致密化工艺沉积压力为5KPa,沉积时间为120~240h,制备的密封材料表面组织呈现为陶瓷相为主的硬质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增韧碳化硅密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碳纤维增韧碳化硅密封材料的表面粗糙度为0.153~0.197μm,平面度为0.001~0.005mm。
9.由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碳纤维增韧碳化硅密封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387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冷的发热体电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阵列信号的语音存在判断和自适应降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