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环保设备的干式分离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43068.9 | 申请日: | 2022-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7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正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60;B01D46/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陈凯 |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环保 设备 分离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环保设备的干式分离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主体及布袋,布袋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及袋体;第一框架设置在主体上;第二框架可相对于第一框架沿袋体延伸方向移动;袋体设置在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且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上;袋体包括平整部及折叠部,平整部与折叠部沿袋体延伸方向交替设置,位于袋体延伸方向两端的两个平整部分别连接在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上,当第二框架相对于第一框架移动时,各折叠部可选择性的拉伸展开或者折叠复位,将副产物黏团与袋体内壁粘结部位撕裂开,减弱副产物黏团与袋体内壁的粘结强度,以便对布袋进行反冲洗时使副产物脱离袋体内壁,从而实现避免副产物黏团堵塞布袋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环保设备的干式分离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含有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废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质。这些物质会影响植物生长,造成臭氧层空洞,严重时甚至形成酸雨,影响人类的健康。
从1970年开始,日美等国的科研机构开展利用电子束辐照方式来处理废气的试验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发现,电子束辐照钢厂烟气,能够有效的同时脱除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及二氧化氮,并且其副产物可作为农业废料利用,从而证明了电子辐照处理工艺能够推广到废气环保治理领域。
研究发现,电子辐照废气脱除二氧化硫及二氧化氮的原理是,空气中的氧气、氮气及水分子受到电子射线照射后生成了活性粒子,这些活性粒子主要是氧原子及氢氧根自由基,它们会与废气中的二氧化氮及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发生一系列的连续反应,从而生成较为稳定的副产品,包括硫酸铵和硝酸铵,进而将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从废气中脱除处理。
在实际的工业化废气处理中,将废气经过辐照后,为了从尾气中滤除这些副产物,会将废气通入作为一种干式分离装置的布袋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然而,这些由辐照而生成的硫酸铵和硝酸铵,其形式是非常粘着、粘附和吸水性很强的细颗粒。因此,可以认为这些副产品颗粒会在布袋过滤器的表面上集结,并可能在短时间内堵塞布袋过滤器,由此引起压力损失上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的做法是向布袋过滤器的布袋上施加碱性物质,从而使硫酸铵及硝酸铵与碱性物质反应产生的盐并形成核,硫酸铵和硝酸铵的细颗粒围绕这些核集结而变粗,这些得到的粗颗粒被集结在过滤器表面上,就能够很便利的从布袋上去除而不必担心过滤器的布袋被堵塞。
然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生产人员发现上述方法的处理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在于,硫酸铵和硝酸铵会成团成片的黏着在布袋表面上,这些黏团与布袋的粘结十分的紧密,即使当向布袋表面施加碱性物质,碱性物质会与副产品黏团表面上的硫酸铵和硝酸铵发生反应从而形成一层坚硬的外壳,反而阻碍了碱性物质进入黏团内部的硫酸铵和硝酸铵反应。这就造成副产品黏团无法如理想的形成大量分散的粗颗粒,进而导致过滤器的布袋仍然容易发生堵塞。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环保设备的干式分离装置及使用方法,用于解决废气经过电子束辐照处理后再施加碱性物质反应生成的副产物黏团会黏在布袋内部,会造成布袋堵塞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环保设备的干式分离装置,包括主体及设置在主体内的布袋,布袋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及袋体;第一框架设置在主体上;第二框架设置在主体一侧并与第一框架间隔设置,第二框架可相对于第一框架沿袋体延伸方向移动;袋体设置在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且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上;袋体包括若干平整部及至少一个折叠部,平整部与折叠部沿袋体延伸方向交替设置,位于袋体延伸方向两端的两个平整部分别连接在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上,当第二框架相对于第一框架移动时,各折叠部可选择性的拉伸展开或者折叠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正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正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30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