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系列窑尾框架加层体系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41475.6 | 申请日: | 2022-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2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董维标;曹勇;蒋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1/00 | 分类号: | F27D1/00;F27D1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列 框架 体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系列窑尾框架加层体系和方法,包括由钢管混凝土柱、梁、斜支撑和平台板组成的双跨多层框架结构,底层钢管混凝土柱设有外包柱脚,将外包柱脚四周加固并向上延伸至半层高以上形成增高柱脚,且在增高柱脚之间以及中间层钢管混凝土柱之间设置加固梁,加固梁在与钢斜撑交集处偏移设置,在框架顶部增设一层框架结构。本发明能够在原结构上加层的同时提高结构安全性、降低施工难度、缩短改造周期、降低造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层加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双系列窑尾框架加层体系和方法。
背景技术
预热器是水泥厂中主要的设备之一,常规的双系列预热器窑尾一般是五级预热器旋风筒,每一级旋风筒在窑尾框架结构中占据一层,层高约12~15m。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常规的五级预热器由于能耗较高,大多不能满足低碳环保要求,而将窑尾预热器改为六级后可降低约5kg标准煤。五级窑尾预热器改为六级的意义在于:降低出预热器的气体温度,减小预热器系统热烟气带走的热损失,从而提高预热器的换热效率,降低系统热耗,燃烧用煤量因此降低,实现水泥生产中CO2减排。
窑尾预热器的五级改六级推行难度很大,主要在于窑尾框架的加固,重点又在于窑尾钢管混凝土柱的加固。根据工艺方案,五级预热器改为六级预热器,需在原塔架顶层再增加一层主楼面。以某工厂50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为例:增加的楼层层高约12米,设备等竖向荷载约1100吨。因为塔架高度增加,塔架需承受的风载及地震荷载也增加,这导致了原塔架的承载力不够,钢框架梁、钢支撑和钢管混凝土柱均需加固。钢管混凝土柱框架节点加固不易,要达到结构工程师建模假定的模型很难,加固不合要求将影响塔架的正常使用。
以塔架中柱(GZ2B,第一层钢管混凝土柱)为例,原5级预热器窑尾塔架柱计算:
第一层钢管混凝土柱:轴向受压承载力验算M=118.45,N=17358.42<Nu=17361.33,满足要求;
第二层钢管混凝土柱:轴向受压承载力验算M=167.11,N=16146.19<Nu=16151.66,满足要求;
第三层钢管混凝土柱:轴向受压承载力验算M=508.49,N=11519.3<Nu=12840.87,满足要求;
改为6级预热器后,窑尾塔架柱计算:
第一层钢管混凝土柱:轴向受压承载力验算:M=138.98,N=19975.25>Nu=17361.33,不满足要求(超15%);
第二层钢管混凝土柱:轴向受压承载力验算M=289.4,N=18867.91>Nu=16643.91,不满足要求(超13.4%);
第三层钢管混凝土柱:轴向受压承载力验算M=335.74,N=15524.48>Nu=15009.95,不满足要求(超3.4%);
第四层钢管混凝土柱:轴向受压承载力验算M=642.85,N=11602.55<Nu=12362.34,满足要求。
目前钢管混凝土柱的加固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提高钢管混凝土的套箍指标θ,在钢管柱外面直接贴钢板加固,一种是提高钢管混凝土的横截面面积Ac,在钢管柱外面套钢管柱,中间用高强浇注料填充。
第一种加固方法:圆钢管须在工厂卷好,焊上耳板,先截成若干段的,再剖成两半,切口处均开好坡口,在运输过程中必须做好包装,防止变形。现场安装时难度相当大,首先必须清除钢管柱外壁油漆,对拉螺栓受力要适当,能全线贴合原管壁,再进行焊接。施工工作主要为高空焊接,焊接工作量大,新旧钢管的间隙及焊缝的质量将影响钢管混凝土的套箍作用,影响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14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