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巴旦木多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539684.7 申请日: 2022-05-18
公开(公告)号: CN114957387B 公开(公告)日: 2023-06-20
发明(设计)人: 娄文勇;李朴存;倪子富;宗敏华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7K5/09 分类号: C07K5/09;C07K5/078;C07K5/065;C07K5/062;C12P21/06;A61K38/05;A61K38/06;A61P3/10;A23J1/14;A23J3/34;A23L33/18
代理公司: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苏运贞
地址: 51064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具有 血糖 作用 巴旦木 多肽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巴旦木多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活性肽技术领域。所述的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巴旦木多肽,包括RGL、LA、WH、LY、VF、LF、VW和FF短肽。本发明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巴旦木多肽具有较高的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无细胞毒性,能增加HepG2细胞活力,改善HepG2细胞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葡糖糖消耗量及糖原含量,因此,本发明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巴旦木多肽可以作为潜在的天然降血糖药品或功能性食品,同时也为提高巴旦木的商业价值提供理论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活性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巴旦木多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代谢疾病之一,当人体内的胰腺无法再产生胰岛素或身体无法再利用胰岛素调节体内血糖平衡时就会发生这种疾病。根据2021年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第十版中所发表的数据,全球患糖尿病已接近5.5亿人,并且这一数字仍在快速增长,据估计在2045年,糖尿病患者将增加至7.83亿人。糖尿病的危害在于机体长期处在持续性高血糖状态下所导致的一系列慢性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神经系统及血管病变等,这些并发症会严重降低到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健康,因此,探索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高血糖,且无毒副作用的活性物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的效果,但长期服用会带来呕吐、腹泻、胀气等副作用,而天然食品来源的活性肽是研究热点,采用不同蛋白酶降解蛋白质来制备活性肽,生产成本较低,反应温和,产品无毒副作用,是目前制备活性肽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巴旦木作为世界四大坚果(阿月浑子、榛子、核桃)之一,有着“西域珍果”、“坚果之王”的美誉。我国种植巴旦木的历史已长达1300年,从古波斯引入种子,最早史料记载可追溯至唐代《酉阳杂俎》。我国现有的扁桃野生种及栽培种共有7种,包括野生巴丹杏(野扁桃)、西康扁桃、巴旦木等,大多分布于新疆南部喀什地区。巴旦木仁蛋白质相对含量为20%~28%,可被视为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巴旦木仁中的蛋白质大部分为必需氨基酸。其限制氨基酸为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食物中的蛋白质在人体内经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等蛋白酶消化降解成氨基酸,之后由小肠吸收到人体血液。研究巴旦木蛋白肽的活性作用,对明确巴旦木的生物功能活性,充分利用巴旦木蛋白资源,开发巴旦木功能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已从茶籽蛋白、核桃蛋白、马鹿茸蛋白、大豆分离蛋白、绿豆分离蛋白、乳清浓缩蛋白等植物蛋白中分离出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多肽,但有关巴旦木多肽降血糖活性的研究鲜有报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巴旦木多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巴旦木多肽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巴旦木多肽的应用。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巴旦木多肽,包括RGL、LA、WH、LY、VF、LF、VW和FF短肽。

RGL的氨基酸序列为Arg-Gly-Leu;LA的氨基酸序列为Leu-Ala;WH的氨基酸序列为Trp-His;LY的氨基酸序列为Leu-Tyr;VF的氨基酸序列为Val-Phe;LF的氨基酸序列为Leu-Phe;VW的氨基酸序列为Val-Trp;FF的氨基酸序列为Phe-Phe。

所述的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巴旦木多肽为分子量小于3kDa的巴旦木多肽。

所述的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巴旦木多肽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巴旦木脱脂粉制成溶液,调节溶液pH至10,恒温震荡提取,离心,取上清液,调节上清液pH至4.5,静置,离心,取沉淀,将沉淀配置成溶液后调pH至7.0,干燥,得到巴旦木蛋白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96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