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酪蛋白多肽、多肽抗原、抗体、试纸条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37851.4 | 申请日: | 202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6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爱亮;张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4/47 | 分类号: | C07K14/47;C07K19/00;C07K16/18;G01N33/68;G01N33/558;G01N33/577;C12N1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覃蛟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蛋白 多肽 抗原 抗体 试纸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酪蛋白多肽、多肽抗原、抗体、试纸条及其应用,涉及分子检测技术领域。A1β酪蛋白多肽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A2β酪蛋白多肽具有如SEQ ID NO.2所示的序列。本发明提供的酪蛋白多肽包含有A1和A2酪蛋白突变位点,具有A1和A2酪蛋白表位特异性,且具有合成简单,成本低廉的技术优势。借助载体蛋白即可实现多肽抗原的制备,有利于进一步制备能够鉴别A1和A2酪蛋白的抗体,用于免疫检测分析。由此制备的A1β酪蛋白检测试纸条和A2β酪蛋白检测试纸条可以分别完成对A1β酪蛋白和A2β酪蛋白的快速精确检测。因此,本发明为市场A2牛奶掺假提供了现场快速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酪蛋白多肽、多肽抗原、抗体、试纸条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一种来自澳洲的A2牛奶产品风靡国内市场,越来越多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与A1牛奶相比,A2号称稀有的原生态牛奶,价格是普通牛奶的5-10倍。同时国内乳品企业也开始选育A2奶牛,市场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国产A2牛奶产品,价格也远高于A1牛奶。
所谓A2奶和A1奶指的是牛奶中的β酪蛋白的两种主要形式。普通牛奶中的β酪蛋白以A1酪蛋白为主,如果牛奶中的β酪蛋白都是A2酪蛋白,即称为“A2奶”。A1和A2β-酪蛋白之间的差异是由于氨基酸67发生突变(A1处的组氨酸(CAT)取代了A2处的脯氨酸(CCT)),A1酪蛋白会产生一个7个氨基酸的肽段(BCM-7),而A2酪蛋白酶解产生的是9个氨基酸的肽段(BCM-9)。有研究称A1奶的BCM-7肽有引起和糖尿病、心脏病的风险,因此导致现在市场上A2牛奶价格昂贵。
由于目前全球牧场的奶牛大多为A1奶牛,A2奶牛数量不到30%,因此导致了A2奶产量远低于A1奶。再加上研究宣称的A1奶健康风险和A2的建议裨益作用,导致了A2奶价格远高于A1奶。
价格差距大,必然催动A2牛奶掺假,现在市场上A2牛奶种类繁多,真假难辨,市场监管缺乏相应的鉴别方法,消费者也无从辨识真假A2奶。这样一方面扰乱了市场秩序,也侵害了消费者权益。同时企业在收购鲜奶时也为无法鉴别是否A1掺假而束手无策。
因此亟需开发能够鉴别A1奶和A2奶的快速检测方法。
目前检测A1和A2牛奶的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基因检测,即通过检测A1A2酪蛋白基因突变。主要技术有测序方法和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技术。其中测序技术是目前主流技术,也是基因型检测的金标准。但是该方法成本高,时间长,不适合大规模种质资源筛查。KASP技术虽然操作简单,但也需要送到第三方检测,且专利归属国外,不宜大规模推广。其他诸如先扩增再酶切鉴定方法操作复杂,也不适合推广应用。另一类方法是直接检测牛奶中的β-酪蛋白类型。目前报道的牛奶中的A1/A2β-酪蛋白的检测方法均是基于液相色谱质谱或毛细管电泳的仪器分析法,仪器昂贵操作复杂,检测时间长,且需要专业人员,无法实现在收奶现场对牦牛奶进行鉴定。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酪蛋白多肽、多肽抗原、抗体、试纸条及其应用为市场A1牛奶和A2牛奶提供了现场快速检测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酪蛋白多肽,其为A1β酪蛋白多肽或A2β酪蛋白多肽,A1β酪蛋白多肽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A2β酪蛋白多肽具有如SEQ ID NO.2所示的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78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