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诱导金耳菌芽孢萌发菌丝的培养基及制备、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37560.5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4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曹瑶;李荣春;杨林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菌视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李云 |
地址: | 651700 云南省昆明市嵩***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诱导 金耳菌 芽孢 萌发 菌丝 培养基 制备 培养 方法 | ||
一种诱导金耳菌芽孢萌发菌丝的培养基及制备、培养方法。制备所述培养基的原料及质量为:金耳出菇包菌渣100 g‑200 g、琼脂25 g、磷酸二氢钾1.24 g、硫酸镁0.71 g、水1 L。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成功诱导金耳菌芽孢萌发菌丝的培养基,通过这一培养基能够实现金耳这一二型态真菌的酵母状分生孢子与菌丝之间的相互转换,使金耳菌酵母状芽孢能在培养12~15天的时间内萌发出菌丝,解决了目前金耳菌只能大量以酵母状芽孢无限芽殖,而不能轻易萌发菌丝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诱导金耳菌芽孢萌发菌丝的培养基及其制备和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金耳子实体是金耳菌(
参考文献可见:
[1]杨林雷,李荣春,曹瑶,等.金耳的学名及分类地位考证[J].食药用菌,2020,28(04):252-255+276.
[2]田云霞,童江云,汪威,等.银耳属伴生现象研究进展[J].食用菌,2019,41(04):1-3.
[3]刘正南,郑淑芳.金耳的生理特性及有效优良菌种的制备原理[J].中国食用菌,1995(05):10-1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诱导金耳菌芽孢萌发菌丝的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以及利用所述培养基诱导金耳菌芽孢萌发菌丝的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诱导金耳菌芽孢萌发菌丝的培养基,制备所述培养基的原料及质量为:金耳出菇包菌渣100 g-200 g、琼脂25 g、磷酸二氢钾1.24 g、硫酸镁0.71 g、水1 L。
进一步地,所述金耳出菇包菌渣为金耳第一茬菇采收后无污染的干净菌渣,菌渣含水量为33%-38%。
本发明所述诱导金耳菌芽孢萌发菌丝的培养基的制作方法如下:
(1)选取刚采摘完金耳子实体后无污染的干净菌包,将菌包中菌渣打碎;
(2)称取打碎后的菌渣100 g-200 g,放入水中,小火煮20 min,过滤后取滤液1 L;
(3)称取琼脂25 g、磷酸二氢钾1.24 g、硫酸镁0.71 g,加入到滤液中融化后装瓶进行灭菌,得到培养基;
(4)将培养基分装至培养皿中即可。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4)中,将培养基分装至直径9cm的培养皿中,每皿15 mL培养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菌视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菌视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75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