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氨酯类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聚氨酯类高分子聚合物水凝胶、试剂盒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35887.9 | 申请日: | 2022-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7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谢沁;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欧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18/48 | 分类号: | C08G18/48;C08G18/42;C08G18/77;C08J3/075;C08L75/04;A61L27/18;A61L27/50;A61L27/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白雪 |
| 地址: | 325024 浙江省温州市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 高分子 聚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凝胶 试剂盒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氨酯类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聚氨酯类高分子聚合物水凝胶、试剂盒及其应用。聚氨酯类高分子聚合物由预聚乙二醇、预聚丙二醇、预聚己内酯及接合剂聚合得到;接合剂具有式或式所示结构。本发明上述聚合物不仅生物相容性更好,毒性更低,且其在后续制备形成水凝胶应用时,该水凝胶通针性、胶凝温度、37℃弹性模量、运动粘度、密度、表面张力、透光率、折光度等特性均更贴合玻璃体。进而,由该水凝胶作为玻璃体替代物使用,可替代性更强,使用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水凝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聚氨酯类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聚氨酯类高分子聚合物水凝胶、试剂盒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玻璃体为无色透明胶状体,位于人眼晶状体后侧,充满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及晶状体后面的空腔里,具有屈光、固定视网膜的作用。其主要成分水占玻璃体体积的99%左右。玻璃体的前面有一凹面,正好能容纳晶状体,称为玻璃体凹。年轻时,晶状体与玻璃体能较好地紧密粘连,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晶状体与玻璃体的粘连性也逐渐变差,因此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时很容易将它们分开。玻璃体周围有一层密度很高的物质,称为玻璃体膜,分为前后两部分:前界膜与后界膜。玻璃体内没有血管,它所需的营养来自房水和脉络膜,因而代谢缓慢,不能再生,若有缺损,其空间就由房水来充填。当玻璃体因各种原因发生混浊,看东西时,就会觉得眼前如有蚊虫飞舞。此外,随着年龄的增大,或由于高度近视等原因,半固体的凝胶状玻璃体就会逐渐变成液体状,称为玻璃体液化。
玻璃体和晶状体、房水、角膜等一起构成了眼的屈光间质,并且对视网膜和眼球壁起支撑作用,使视网膜与脉络膜相贴。在外伤或手术中,一旦发生玻璃体丢失,就容易造成视网膜脱离。同时,由于玻璃体的不可再生性,玻璃体替代品就成了玻璃体视网膜相关手术中重要的辅助材料,用于治疗多种眼病,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黄斑孔洞等。
其中,视网膜脱离是发展中国家第五大致盲原因,全球每年发病率为每10万人6.3~17.9例,是最常见的需要紧急修复手术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两层之间有一潜在间隙,分离后间隙内所潴留的液体称为视网膜下液。脱离部分的视网膜无法感知光刺激,导致眼部来的图像不完整或全部缺失。造成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有很多:高度近视;玻璃体液化、脱离、浓缩;某些眼外伤或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玻璃体出血以后,机化增殖的玻璃体条索牵引,造成视网膜牵拉脱离;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由于玻璃体增殖牵引视网膜而致脱离等。
黄斑孔影响中央凹,这是对视力最重要的区域,并导致视力障碍,医学界证实了黄斑区视网膜表面切线方向的牵拉是特发性黄斑裂孔形成的主要原因,为采用玻璃体手术治疗黄斑裂孔提供了理论基础。该理论的提出,是基于玻璃体视网膜交界面的比邻解剖关系得出的,在人体年龄增长的过程中,由于玻璃体液化和发生玻璃体后脱离。使视网膜表面常残余部分玻璃体后皮质,由于这些残余后皮质中的玻璃体细胞发生增殖,在黄斑中心凹区视网膜表面形成平行于视网膜表面的牵张力,最初发生黄斑中心小凹脱离,继而发生中心凹脱离,最终形成黄斑全层裂孔。全层黄斑孔的全球发病率为每10万人7.8~16例,高度近视者和老年人的发病率尤其高。
上述病症患者们往往需要经过复杂的视网膜手术,使用气体或硅油等内部填充剂。在玻璃体视网膜脱离手术中,需要使用内部填充剂在玻璃体腔内提供内压。这使得脱离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接近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目前临床使用的玻璃体填充剂包括膨胀气体、硅油等。尽管这些填充剂具有一些合适的特性,如光学清晰度和化学惰性,但它们也有许多缺点和局限性,比如由于气体和硅油填充的浮力效应会造成术后定位不准确,患者在使用这些玻璃体填充物后往往需要保持平躺姿势,以通过填充物本身的浮力,使视网膜维持正常的状态,且膨胀气体、硅油等填充物本身生物相容性较差,在眼内无法降解,会引起眼压升高和白内障的形成等问题,甚至造成更严重的眼内问题。这也使得人们意识到现有的玻璃体填充物急需更好的替代品,以达到更好的填充效果。它不再依赖于浮力,而是通过膨胀压力和自身具备的储能模量提供一种内部的填充效果,以满足正常的生理需求,更接近于天然的玻璃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欧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欧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58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