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微丝束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35604.0 | 申请日: | 202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5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钟庆东;舒域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7/02 | 分类号: | G01N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贵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49 | 代理人: | 李新锋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丝束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不锈钢微丝束电极,包括多个微米级的工作电极丝,多个所述工作电极丝排列成10×10阵列,所述工作电极丝的丝束间距不超过1mm,所述工作电极丝的外部采用绝缘胶与塑料管封装固定;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不会额外增加成本,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不锈钢在以海水为代表的含氯离子溶液体系的局部腐蚀情况,同时为丝束电极技术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提供了硬件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测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不锈钢微丝束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不锈钢性能优异是因为它比其它钢种多添加了铬、钼等元素,从而使得不锈钢表面形成的一层氧化膜。当这最外层氧化膜在一般介质中是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致密性的,它能够有效阻止金属本体和空气中外界物质的接触,这样就提高不锈钢材料的抗腐蚀性能。然而不锈钢在含氯离子的介质中经常发生点蚀,因此从不同的方向来研究不锈钢的点蚀显得尤为重要。
丝束电极又称作阵列电极技术。其中,电极彼此间相互绝缘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了排列,在每个小电极上又连接一根单独的导线,用以测量每个电极所对应位置的腐蚀电位以及电流密度分布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可以探究出丝束电极金属表面的电化学腐蚀过程的不均一性。
目前丝束电极技术的丝束直径大都为1mm,并且材料大都是碳钢,研究方向比较局限,因此提出了丝束直径更小,材质为不锈钢的超微丝束电极的制备方法,以此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不锈钢在以海水为代表的含氯离子溶液体系的局部腐蚀情况,同时为丝束电极技术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提供了硬件基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丝束电极技术在局部腐蚀研究的局限性,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丝束直径在1mm以下的不锈钢丝束电极,借以与普通电极和普通丝束电极对比深入分析不锈钢在含氯离子溶液体系的局部腐蚀即点蚀情况。
一种不锈钢微丝束电极,包括多个微米级的工作电极丝,多个所述工作电极丝排列成10×10阵列,所述工作电极丝的丝束间距不超过1mm,所述工作电极丝的外部采用绝缘胶与塑料管封装固定。
优选地,一种不锈钢微丝束电极中,所述工作电极丝直径为0.5mm至0.9mm。
优选地,一种不锈钢微丝束电极中,所述工作电极丝材质采用304不锈钢、304L不锈钢、316不锈钢与316L不锈钢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一种不锈钢微丝束电极中,所述工作电极丝长度为5mm。
优选地,一种不锈钢微丝束电极中,所述绝缘胶为环氧树脂和固化剂混合而成。
优选地,一种不锈钢微丝束电极中,所述塑料管为PVC管且直径为40mm。
一种不锈钢微丝束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1m长的不锈钢原样丝用剪刀加工成长5cm左右的工作电极丝;
S2:将工作电极丝与导线一端的铜芯用锡焊接在一起,并用热缩管将接头
处包裹处理;
S3:将工作电极丝插入预制好的塑料模具中,然后整体放入塑料管中;
S4:用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组成的绝缘胶进行灌装密封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本发明的不锈钢微丝束电极,所涉及的材料均为本行业常见材料,均可从市场上购得,不会额外增加成本,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不锈钢在以海水为代表的含氯离子溶液体系的局部腐蚀情况,同时为丝束电极技术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提供了硬件基础。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56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服务器冗余备份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警报系统的防误入安全围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