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能电池充电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34863.1 | 申请日: | 2022-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4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夏陈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陈琴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充电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储能电池充电系统,包括:充电插筒、支撑底盒、充电插头、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压力感应开关和放电检测组件。本发明储能电池投放到充电插筒内进行充电时,通过检测启动按键开关致使放电检测组件在储能电池充满电后自动对接储能电池的放电端,实现储能电池内的电能向固定蓄电池组内输电,并且在放电检测组件开始运行时,计时器联动计时,当电量检测器检测到储能电池的电量放完时,则反馈信号致使储能电池重新充电,同时依靠时间监测模块监测计时器计时达到的时间,当未达到设定时间时,时间监测模块便反馈信号致使显示模组显示当前储能电池放电效率变低的信息,而放电检测的电能则依靠固定蓄电池组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储能电池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储能电池即可以进行储能充电,可多次重复使用的电池,但是一般储能电池也存在使用寿命,使用久了之后,储能电池的放电效果便会降低,充一次电使用时效缩短,而一般储能电池都是配套安装于对应的某一类设备中作为电源使用,当设备用电效果变差时,使用者无法判断是电池本身供能效果降低,还是用电设备本身存在耗电异常的问题,而一般充电系统只可对电池进行充电,无法在充电过程中有效对电池进行放电检测,检测电池是否存在寿命缩短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储能电池充电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储能电池充电系统,包括:充电插筒、支撑底盒、充电插头、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压力感应开关和放电检测组件;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至所述充电插筒的底部,并且所述充电插头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所述第一压力感应开关安装于所述充电插筒的内底部,所述第一压力感应开关与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电连接,所述放电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启动按键开关、联动选择决定机构、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一接电触头、充电器、固定蓄电池组、定时启动器、计时器、时间监测模块、电量检测器、显示模组和联动滚压启停机构,所述检测启动按键开关通过所述联动选择决定机构与所述充电插筒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竖直固定连接至所述充电插筒上方,所述第一接电触头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所述第一接电触头通过所述充电器电连接所述固定蓄电池组的充电端;所述定时启动器与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电连接,同时所述定时启动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检测启动按键开关与所述定时启动器电连接,所述计时器通过所述联动滚压启停机构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所述电量检测器与所述第一接电触头配合电连接,同时所述电量检测器与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以及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电连接,所述时间监测模块电连接所述计时器,所述时间监测模块与所述显示模组配合电连接,同时所述充电插头电连接有电能传输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滚压启停机构包括:联动钢丝、定滑轮、第一连接导轨、滚轮、计时启停按键开关、时间监测运行按键开关、清零按键开关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连接导轨水平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所处位置右侧,所述滚轮滑动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导轨上,所述滚轮的滑动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导轨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弹簧;所述计时启停按键开关电连接在所述计时器的左端上侧,所述清零按键开关电连接在所述计时器的右端上侧,所述时间监测运行按键开关安装至所述计时启停按键开关和所述清零按键开关之间,并且所述时间监测运行按键开关与所述时间监测模块电连接,所述滚轮的初始位置处于所述清零按键开关的右侧,所述联动钢丝连接在所述滚轮和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所述定滑轮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导轨的左端,并且所述联动钢丝绕接在所述定滑轮上。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选择决定机构包括:滑板、气压联动机构、出口、第二连接导轨和滑块体;所述滑板配合滑动连接至所述充电插筒内,所述出口开设于所述支撑底盒的左侧板上,所述第二连接导轨水平固定连接至所述支撑底盒内底部,所述滑块体滑动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导轨上,所述滑块体上端面开设有凹槽,所述检测启动按键开关安装至所述凹槽内,所述滑块体通过所述气压联动机构与所述滑板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陈琴,未经夏陈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48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