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微腔核酸探测极限的方法及探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34568.6 | 申请日: | 202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8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帅;万洪丹;陈新玉;鹿姚;梁中伟;林雪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核酸 探测 极限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微腔核酸探测极限的方法及探测装置,其方法包括对微腔内壁进行清洗;将食人鱼溶液通入微腔中并封存进行一次静置,对微腔内壁进行羟基化处理;在一次静置过程中,微腔温控于70℃;在一次静置后,对微腔内壁进行清洗;将多聚赖氨酸溶液通入微腔中并进行二次静置,使得多聚赖氨酸溶液中的氨基与微腔内壁的羟基进行充分结合;在二次静置后,对微腔内壁进行清洗;将核酸型探针溶液通入微腔中并进行三次静置,使得核酸型探针培植到微腔内壁;在三次静置后,对微腔内壁进行清洗;本发明通过温控表面功能化处理提升核酸型探针在微腔表面结合的数量、效率,降低核酸探测探测极限,从而提升核酸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微腔核酸探测极限的方法及探测装置,属于核酸传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预防这种流行病传播的诊断方法是核酸检测。当前,核酸检测有多种方法,如荧光检测、电化学检测和光学检测等;然而这些方法都存在几个重要的问题: (1)探针与传感界面的结合数量有限,(2)探针与传感界面以及探针与目标核酸的结合效率不高。探针与传感界面的结合数量限制了核酸探测的灵敏度的提升,由此限制了核酸检测最低检测极限;同时,结合效率不高会导致探针与目标核酸之间的杂交速率降低,可能导致探针在检测过程易受到外力等影响,难以保证检测分子与表面的稳定吸附从而使得实验结果不可靠,降低了核酸检测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微腔核酸探测极限的方法及探测装置,通过温控表面功能化处理提升核酸型探针在微腔表面结合的数量、效率,降低核酸探测探测极限,从而提升核酸检测的准确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微腔核酸探测极限的方法,包括:
通过去离子水对微腔内壁进行一次清洗;
在一次清洗后,将食人鱼溶液通入微腔中并封存进行一次静置,对微腔内壁进行羟基化处理;在一次静置过程中,微腔温控于70℃;
在一次静置后,通过去离子水对微腔内壁进行二次清洗;
在二次清洗后,将多聚赖氨酸溶液通入微腔中并进行二次静置,使得多聚赖氨酸溶液中的氨基与微腔内壁的羟基进行充分结合;
在二次静置后,通过去离子水对微腔内壁进行三次清洗;
在三次清洗后,将核酸型探针溶液通入微腔中并进行三次静置,使得核酸型探针培植到微腔内壁;
在三次静置后,通过去离子水对微腔内壁进行四次清洗。
可选的,所述一次清洗、二次清洗、三次清洗以及四次清洗均包括通过蠕动泵将去离子水泵入微腔中,并持续10min。
可选的,所述一次静置时长为30min,所述二次静置和三次静置时长均为 1h。
可选的,所述食人鱼溶液由浓硫酸和30%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以体积比3:1 配置而成。
可选的,所述微腔温控于70℃包括将微腔处于温控箱中并将温控箱温度设置为70℃。
可选的,在四次清洗后,通过荧光检测对微腔结合核酸型探针的情况进行表征。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腔核酸探测装置,包括闭环且通过光纤熔接方式连接的可调谐窄带激光器、衰减器、偏振控制器、耦合单元、光电探测器以及反馈装置,所述耦合单元包括微纳光纤和微腔,所述微纳光纤和微腔通过耦合并封装形成耦合单元,所述微腔采用如上述的一种降低微腔核酸探测极限的方法进行处理。
可选的,所述微腔为回音壁模式光学微腔。
可选的,所述微纳光纤由光纤熔融拉锥拉制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45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