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自动分钢定位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32073.X | 申请日: | 202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1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艾子健;邱思杰;高浩;吴龙;林华春;高斌;林劲松;汪洋;吴章国;王金华;卢新育;张霖;任雯;纪联南;林竞超;张雯娟;张璐;王春荣;王义惠;朱丽娜;龙振弘;谢文彬;陈辰;陈思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明学院;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33/02 | 分类号: | B23D33/02;B23D3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杨唯 |
地址: | 365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视觉 定位 自动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自动分钢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送钢棒的辊道(1)、钢棒定位机构(2)、视觉定位系统(3)、移钢机构(4)和控制系统(5),并配置为钢棒从所述辊道(1)进入所述钢棒定位机构(2),再进入所述移钢机构(4),并且钢棒能至少跨越所述钢棒定位机构(2)和所述移钢机构(4);所述视觉定位系统(3)设置于所述自动分钢定位装置中位于所述钢棒定位机构(2)之后路径的钢棒上方;
所述钢棒定位机构(2)上安装有槽形辊;槽形辊的外壁整体呈现为由一端向另一端均匀排布的波浪形,形成多个相同的凹槽(200),每个凹槽能匹配的容纳一根钢棒;
所述控制系统(5)分别连接于所述钢棒定位机构(2)、所述视觉定位系统(3)和所述移钢机构(4),所述控制系统(5)配置为能接收所述视觉定位系统(3)摄取的钢棒位置信息,并能输出指令驱动所述移钢机构(4),使得每根钢棒能各自落入一个凹槽(200)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视觉定位的自动分钢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棒定位机构(2)包括多根能自动切换的槽形辊;每根槽形辊的外壁呈现为由一端向另一端均匀排布的波浪形,形成多个相同的凹槽(200),每个凹槽能适配的容纳一根相应直径的钢棒;不同槽形辊的凹槽(200)宽度互不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视觉定位的自动分钢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棒定位机构(2)包括三根所述槽形辊,还包括旋转驱动机构(21)、旋转件和支撑座(22);三根所述槽形辊平行固定于所述旋转件,所述旋转件连接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21);所述旋转驱动机构(21)安装在所述支撑座(22)上,所述旋转驱动机构(21)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5),能驱动所述旋转件转动以切换不同的槽形辊至工作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视觉定位的自动分钢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钢机构(4)包括一至多个移钢模组,每个移钢模组均包括相互连接的移钢件和纵横双向驱动机构;所述纵横双向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5),能驱动所述移钢件进行纵向和/或横向的来回移动,使所述移钢件能带动上方的钢棒进行横向移动以落入相应的凹槽(200)中。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视觉定位的自动分钢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定位系统(3)设置于所述移钢机构(4)的出口处的钢棒上方;所述视觉定位系统(3)包括支撑架和能自动进行横向移动的视觉相机(31);所述视觉相机(31)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并且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视觉定位的自动分钢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定位系统(3)还包括相机盒(32)、竖向无杆气缸(33)和传动杆(34);所述支撑架包括竖杆(301)和横杆(302),所述横杆(302)垂直固定于所述竖杆(301)的上端;所述横杆(302)上设置有水平滑槽(3021)和下表面敞开的相机盒(32),所述相机盒(32)的一凸出端嵌入所述水平滑槽(3021)中;所述视觉相机(31)安装在所述相机盒(32)中,镜头朝下;所述横杆(302)靠近所述竖杆(301)的一端下表面设置有所述竖向无杆气缸(33),所述传动杆(34)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相机盒(32)和竖向无杆气缸(33)的移动块。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视觉定位的自动分钢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分钢定位装置还包括背光源系统(7);所述背光源系统(7)安装在所述视觉定位系统(3)的下方,并且位于钢棒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明学院;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明学院;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207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