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形钢腹板桥预应力施加效率的测试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29705.7 | 申请日: | 2022-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9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王龙林;张云;罗婷倚;罗胜;彭曦;唐压森;王希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北投公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E01D19/00;E01D101/28 |
| 代理公司: | 南宁新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9 | 代理人: | 卢萍 |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波形 腹板 预应力 施加 效率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波形钢腹板桥预应力施加效率的测试方法,该测试方法在波形钢腹桥的底混凝土板、顶混凝土板和波形钢腹板的外部均间隔贴附若干应变片,所有应变片均与应变测试仪连接,每一应变片张拉波形钢腹板桥上预应力筋前测得的应变值和张拉波形钢腹板桥上预应力筋后测得的应变值均由应变测试仪采集得到,所述应变测试仪无线连接控制终端,其将所采集到的应变值传递给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根据所接收的应变值计算波形钢腹板桥预应力施加效率。该测试方法可实现快速简便计算顶、底混凝土板以及波形钢腹板实际分担预应力大小,从而快速得出波形钢腹板桥预应力施加效率,进而便于控制张拉预应力筋时施加的力度和保证混凝土板储存的预应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波形钢腹板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波形钢腹板桥预应力施加效率的测试方法和波形钢腹板桥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波形钢腹板桥即顶、底板采用混凝土板,腹板采用波形钢腹板的桥,因其具有能够减轻梁体自重,增大桥梁跨度等优点,被广泛运用到跨度大于50m的桥梁中。其中,波形钢腹板具有“褶皱效应”,在设计阶段波形钢腹板轴向抗压刚度假定为0,不受任何轴向压力,在施加轴向预应力时,腹板不分担预应力,能够使得施加的预应力全部被顶、底混凝土板接收储存。然而,实际情况却是腹板仍分担一部分轴向预应力,当轴向预应力分担比例达到一定程度将引起顶底板预应力储备不足,导致其在运营阶段产生裂缝,严重影响结构的耐久性。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已有文献《体内预应力波形钢腹板组合梁预应力导入效率研究》提出一种导入方法,通过设置一种钢包混凝土构件,将预应力更大限度地导入顶、底混凝土板,并计算得到导入效率,但该方法导入效率计算复杂,且不易快速计算出各部分所分担轴向预应力大小。这是本技术领域人员不愿再见到,希望得以改良的情况。因此,提出一种快速简便计算顶、底混凝土板实际分担预应力大小的方法也就是波形钢腹板桥预应力施加效率测试方法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波形钢腹板桥预应力施加效率的测试方法,该测试方法可实现快速简便计算顶、底混凝土板以及波形钢腹板实际分担预应力大小,从而快速得出波形钢腹板桥预应力施加效率,进而便于控制张拉预应力筋时施加的力度和保证混凝土板储存的预应力,解决了实际情况腹板仍分担一小部分轴向预应力,可能会造成顶、底混凝土板接收储存预应力不够而开裂产生裂缝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波形钢腹板桥预应力施加效率的测试方法,在波形钢腹桥的底混凝土板、顶混凝土板和波形钢腹板的外部均间隔贴附若干应变片,所有应变片均与应变测试仪连接,每一应变片张拉波形钢腹板桥上预应力筋前测得的应变值和张拉波形钢腹板桥上预应力筋后测得的应变值均由应变测试仪采集得到,所述应变测试仪无线连接控制终端,其将所采集到的应变值传递给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根据所接收的应变值计算波形钢腹板桥预应力施加效率,计算方法如下:
S1、建立直角坐标系,得到各个应变片的位置所对应的直角坐标值,其中,底混凝土板上各个应变片对应的直角坐标系为(x1i,y1i),波形钢腹板上各个应变片对应的直角坐标系为(x2j,y2j),顶混凝土板上各个应变片对应的直角坐标系为(x3k,y3k);i=1、2、3、......n,j=1、2、3、......m,k=1、2、3、......u,n为底混凝土板上应变片的数量,m为波形钢腹板上应变片的数量,u为顶混凝土板上应变片的数量;
S2、根据应变片张拉预应力筋前后测得的应变值得到各个应变片对应的应变差,其中,底混凝土板上各个应变片张拉预应力筋前后的应变差为ε1i,波形钢腹板上各个应变片张拉预应力筋前后的应变差为ε2j,顶混凝土板上各个应变片张拉预应力筋前后的应变差为ε3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北投公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北投公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97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铝合金新能源汽车电池母线排组件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白菜收获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