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带双向逆止功能的快拆式电动滚筒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29635.5 | 申请日: | 2022-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3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许建红;奚德龙;王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合德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39/09 | 分类号: | B65G39/09;B65G39/06;B65G39/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余文 |
| 地址: | 24130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功能 快拆式 电动滚筒 | ||
本发明涉及电动滚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带双向逆止功能的快拆式电动滚筒,包括外筒和聚氨酯包覆层,还包括运转机构、快拆机构和逆止机构,运转机构包括转轴、电机总成、旋转组件和传动组件,逆止机构包括调节组件和两个防回转组件,快拆机构设在外筒的两端,快拆机构包括前端盖、后端盖和八个卡接组件,前端盖和后端盖呈对称设置在外筒的两端,八个卡接组件等间距设置在前端盖、后端盖和外筒的两端之间,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自带双向逆止功能的快拆式电动滚筒,能够使得本电动滚筒能够在朝着不同方向时旋转稳定,不会出现逆转现象,进而达到双向逆止功能,进而保证物料始终朝着指定方向旋转,不会造成输送混乱,提升输送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滚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带双向逆止功能的快拆式电动滚筒。
背景技术
电动滚筒,是一种将电机和减速器共同置于滚筒体内部的新型驱动装置。它主要应用于固定式和移动式带式输送机、替代传统的电动机,减速器在驱动滚筒之外的分离式驱动装置。电动滚筒具有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噪声低、使用寿命长,运转平稳、工作可靠、密封性好、占据空间小、安装方便等诸多优点,并且适合在各种恶劣环境条件下工作。
现有电动滚筒的结构存在以下不足:
1.没有设计防止转轴回转的机构,在滚筒出现故障时,转筒会出现回转现象,达不到逆至功能,无法保证物料稳定朝指定方向输送。
2.滚筒的端盖通常与滚筒外壳通过螺栓固定、压装卡接等方式,在滚筒内部的零部件出现故障时,拆卸端盖费时费力,不利于快速对滚筒进行检修,降低了维护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带双向逆止功能的快拆式电动滚筒。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自带双向逆止功能的快拆式电动滚筒,包括外筒和聚氨酯包覆层,聚氨酯包覆层套设在外筒的外壁上,
还包括运转机构、快拆机构和逆止机构,运转机构设在外筒的内部,运转机构包括转轴、电机总成、旋转组件和传动组件,转轴设在外筒的内部,电机总成套设在转轴上,传动组件设在转轴上,旋转组件设在外筒的内部,逆止机构设在外筒的内部,逆止机构包括调节组件和两个防回转组件,调节组件设在外筒的内部,两个防回转组件呈对称设置在调节组件上,快拆机构设在外筒的两端,快拆机构包括前端盖、后端盖和八个卡接组件,前端盖和后端盖呈对称设置在外筒的两端,八个卡接组件等间距设置在前端盖、后端盖和外筒的两端之间。
进一步的,电机总成包括定子、转子和若干个永磁钢片,转子套设在转轴的外壁上,定子设在转子的外壁上,若干个永磁钢片等间距设置在外筒的内壁上,每个永磁钢片均与外筒内壁粘接,本滚筒运作时,首先对引入线进行通电,引出线通电后,外筒、筒体内壁上与定子正对设置的若干个永磁钢片、定子铁芯、线圈之间产生磁场,永磁钢片绕定子转动,外筒和永磁钢片通过粘胶固定,因而使得外筒跟着永磁钢片发生转动。
进一步的,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套设在转轴的外壁上,前法兰的一端外壁上固定设有铰接轴,从动齿轮套设在铰接轴的外壁上,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连接,且主动齿轮小于从动齿轮,当外筒跟着永磁钢片发生转动时,由于转轴的初始转速较快,会带动外筒转速过快,因而不适合输送物料,此时,由于主动齿轮与转轴套接,从动齿轮与铰接轴套接,从而通过转轴旋转带动从动齿轮旋转,加之,主动齿轮小于从动齿轮,从而实现第一次减速,即带动从动齿轮缓速旋转,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从动齿轮是主动齿轮的 2倍大,即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的减速比为1:2,使得来自转轴的旋转力在通过从动齿轮传递至铰接轴上后被削减一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合德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合德传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96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