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染料的天然染色工艺以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29452.3 | 申请日: | 202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5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田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学院 |
主分类号: | D06P1/34 | 分类号: | D06P1/34;D06P1/673;D06P1/00;D06P5/00 |
代理公司: | 宿州智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5 | 代理人: | 董慧玲 |
地址: | 15008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染料 天然 染色 工艺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染料的天然染色工艺以及其应用,涉及天然染色工艺技术领域。该植物染料的天然染色工艺以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配制植物染料染液:从植物中提取天然植物提取液,或购置天然植物提取液,对天然植物提取液通过PH调节剂将PH调节为4‑6,将其支撑染液;S2、织物预处理:通过温度为40—60°C的清水对织物进行浸润、清理,并将织物拧干备用;S3、织物的初步染色:将织物通入染液中进行染色,得到初步染色布。本发明,通过织物的初步染色和初步染色布的再染,对织物进行双重染色,保证织物的染色效果,通过织物预处理,清理织物的灰尘和织物中的杂质,使其更为柔顺,使得织物表面较为平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染色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 一种植物染料的天然染色工艺以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而衣食住行无疑成为最受关注的部分,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时期,人们使用原始型天然染料着色。随后合成染料出现,由于色泽鲜艳,性质稳定,成本低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取代了天然染料,化学染料发明至今不过百余年,它虽然使染色效率提升千百倍,却也产生极严重的环境污染,其中以水资源污染、土地污染与空气污染最为严重,这是当今人类不得不正视的重大课题。在化学染料发明以前的数千年文明中,人类的染色资源并不虞匮乏,当时大家都使用取之于自然,最后也能分解而回归自然的天然染料,这种传用数千年的先民智慧,应该加以研究与发扬,使现代人在面对染色问题时能有检讨与反省的机会。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自身保健意识的增强,天然染料以其独特的无毒、无害、对皮肤无过敏性和致癌性,且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环境相容性而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现有技术中的天然染色工艺以及其应用,一般只染色一次,使得染色的效果不够好,不对织物进行预处理,织物中的杂质易影响染液。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植物染料的天然染色工艺以及其应用,解决了一般只染色一次,织物中的杂质易影响染液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植物染料的天然染色工艺以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S1、配制植物染料染液:从植物中提取天然植物提取液,或购置天然植物提取液,对天然植物提取液通过PH调节剂将PH调节为4-6,将其支撑染液;
S2、织物预处理:通过温度为40—60°C的清水对织物进行浸润、清理,并将织物拧干备用;
S3、织物的初步染色:将织物通入染液中进行染色,得到初步染色布;
S4、初步染色布的再染:将初步染色布通入染液中进行染色。
优选的,所述S1中的天然植物提取液,向天然植物提取液中添加混合稀土氯化物和氯化钠溶于40°C的水中溶解,将其支撑染液。
优选的,所述S3中的织物的初步染色,将染液的温度保持在50—70°C,将织物保持完全浸入至少10min,再将织物取出烘干、清洗、再烘干。
优选的,所述S4中的染色过程为,将染液温度提升至60—80°C,将织物保持完全浸入至少10min,再将织物取出烘干、清洗、再烘干。
优选的,所述S2中的预处理过程为,将织物浸泡在温度为40—60°C的清水中,进行清洗、拧干,拧干后对织物进行挂置,并对织物下方设置配重,使得织物表面较为平整。
优选的,所述S1中的PH调节剂为醋酸或盐酸溶液。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植物染料的天然染色工艺以及其应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植物染料的天然染色工艺以及其应用,通过织物的初步染色和初步染色布的再染,对织物进行双重染色,保证织物的染色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学院,未经哈尔滨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94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