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吉非替尼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27402.1 | 申请日: | 2022-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6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何杰;慕松宇;杜宝权;于祥利;白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济美堂医药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295/088 | 分类号: | C07D295/08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吉非替尼 中间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领域,涉及一种吉非替尼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由2‑硝基‑4‑甲氧基‑5‑(3‑吗啉丙氧基)苯甲腈在水中与连二亚硫酸钠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完毕,经固液分离,分别对滤饼及滤液进行后处理,合并后处理后的有机相,通过浓缩、加入一定量的有机溶剂,以结晶的方式,经济、绿色、安全地制备吉非替尼中间体。本发明操作简便,条件温和,产品可高收率及高纯度的获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吉非替尼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吉非替尼(Gefitinib),化学名为N-(3-氯-4-氟苯基)-7-甲氧基-6-(3-吗啉丙氧基)喹唑啉-4-胺,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抑制剂,对EGFR-TK的抑制作用可阻碍肿瘤的生长、转移和血管生成,并增加肿瘤细胞的凋亡。吉非替尼结构式如下:
分子式:C22H24ClFN4O
分子量:446.90
CAS:184475-35-2
吉非替尼片由英国阿斯利康公司研制开发,2002年首次于日本上市,2003年在美国获批,2004年国内批准进口,吉非替尼在中国获批的临床适应症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具有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吉非替尼已被《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2019》、《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2020.V1)》等指南推荐,作为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已进入2019年国家乙类医保和2018年国家基药目录。
自2018年11月第一批“4+7”试点拉开集采序幕以来,截止目前为止,“降成本,提质量”已成为各大药企打开新的医药研发的思路。原料药作为成品药的主要成分,其生产成本的控制已然成为了药品成本控制的主要战场。因此,在仿制药开发过程中,如何提升工艺稳定性、总收率、降低三废排放等成为了成本控制必须要攻克的堡垒。
目前,吉非替尼的制备工艺路线一共有三条:
路线一:
化合物专利CN1182421A公开了以6,7-二甲氧基喹唑啉-4-(3H)-酮作为起始原料,经脱甲基、羟基保护、氯代、缩合、羟基脱保护、缩合及精制步骤获得吉非替尼。该工艺路线使用的起始物料市场可及性差,同时工艺中使用了一些难以回收利用的试剂溶剂,合成线路长,环境污染大,操作复杂,总收率低,不适合工业化生产。在现阶段集采大背景下,难以将成本控制在有市场竞争力的范畴内。
路线二:
制备方法专利CN102030722B公开了以3-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作为起始原料,首先制得3-羟基-4-甲氧基苯腈,然后经醚化、硝化、还原、水解、环合、氯化后得,最后与3-氯-4-氟苯胺发生胺化,获得吉非替尼,专利实施例公布的批量为当前查询的文献公布的生产批量的最大值(投料约50kg),工艺路线中的关键中间体目前市场供应充足,可作为开发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吉非替尼原料药的工艺参考。
路线三:
制备方法专利WO2005023783A1公开的合成路线以3-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制备氰基中间体,醚化、硝化,还原,Dimroth重排反应来合成吉非替尼,关键中间体4-甲氧基-3-(3-吗啉丙氧基)苯腈的制备过程中需要蒸馏DMF,然后萃取,结晶,工艺操作难度大。另外,关键起始物料(CAS号727658-04-0)仅1家供应商,起始物料市场可及性差,不适宜作为大生产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济美堂医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济美堂医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74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