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栓连接的双面叠合墙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25436.7 | 申请日: | 2022-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1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 发明(设计)人: | 马跃强;龙莉波;张亦弛;于亚磊;郑金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20 | 分类号: | E02D5/20;E02D29/16;E02D31/02;E02D1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栓 连接 双面 叠合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栓连接的双面叠合墙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双面叠合墙本体,所述双面叠合墙本体顶端设有多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部设有外螺纹,所述双面叠合墙本体底端设有多个与所述连接杆相匹配的连接孔,且所述双面叠合墙本体外立面上设有多个凹槽,所述连接孔的顶端连通所述凹槽。本发明提供的螺栓连接的双面叠合墙及其施工方法,拼装施工速度快、自密性能好,同时错口结合的形式也提高装配式地连墙的整体性与连接缝的止水性能;预制双面叠合墙在加工时便在墙底留设止水件,墙侧留设附加水平筋,提高节点的整体性,体现装配优势;环境友好,只需吊装机械即可完成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栓连接的双面叠合墙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也逐渐加快,与此同时,地下空间开发时所面临的环境也愈加复杂。沿海大部分城市处于软土地区,基坑围护结构主要采用地下连续墙形式。地下连续墙是深基础施工和深基坑围护的首选结构形式,已经在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地下连续墙适用于城市建筑密集区域内施工,具有墙体刚度大,具有防渗性能,并且可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传统装配式地连墙的设计方法中,地连墙幅与幅之间接头多采用承插式连接,接头质量较难控制,往往容易形成结构的薄弱点,无法保证连接效果与止水性能,最终导致接缝渗漏水。同时对施工技术要求高,无论是造槽机械选择、槽体施工、泥浆下浇筑混凝土、接头、泥浆处理等环节,均应处理得当,不然容易造成现场泥泞和污染。
装配式地下连续墙作为新型的地下连续墙结构形式,通常采用了装配式墙段拼装用于代替传统的锁口管和接头箱节点施工,减少了大量人工、机械的成本,也响应了国家发展装配式绿色建筑的理念。但同时,装配式墙板拼缝处渗漏水问题依旧存在,水平连接形式依旧繁杂且施工不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连续墙连接节点止水效果差、装配结构整体性差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栓连接的双面叠合墙,包括:双面叠合墙本体,所述双面叠合墙本体顶端设有多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部设有外螺纹,所述双面叠合墙本体底端设有多个与所述连接杆相匹配的连接孔,且所述双面叠合墙本体外立面上设有多个凹槽,所述连接孔的顶端连通所述凹槽。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双面叠合墙本体底端设有L型止水件。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双面叠合墙本体顶端预埋多个内螺纹套筒,所述连接杆两端均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内螺纹套筒,另一端插入相邻的所述双面叠合墙本体的所述连接孔内。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双面叠合墙本体的横向两侧的两层墙体错口设置。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双面叠合墙本体两侧设有多根水平设置的水平连接筋。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双面叠合墙本体上、下、左、右侧面的连接端面上设有止水层。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止水层为止水胶带。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双面叠合墙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吊装常规施工段时,先吊装第一幅双面叠合墙,随后准备吊装第二幅上部墙体,沿连接端面布设止水胶带;
确认第一幅双面叠合墙预留连接杆位置,标高,重新复核后下落构件进行吊装,确保止水胶带完全贴合;
重复上述步骤,竖向连接双面叠合墙,完成一幅地墙的吊装工作;
吊装相邻水平双面叠合墙,在错口处设置止水胶带,再对墙体进行定位,对标高、垂直度、平整度、水平连接筋位置进行复核;
复核完成后,依次进行吊装,挤压止水胶带,完成拼装;
拼装完成,对双面叠合墙内空腔进行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达到性能要求后,地下连续墙施工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54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