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热成像的烧结均匀性识别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24107.0 | 申请日: | 2022-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5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扬;潘积国;安秀伟;张天禄;赵宏博;李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冶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5/72 | 分类号: | G01N25/72;G01B21/08;G01J5/48;C22B1/16;G06F17/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石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成像 烧结 均匀 识别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热成像的烧结均匀性识别方法及系统,其包括步骤实时获取料层断面的温度场数据;划分料层断面得到若干个检测区域;计算若干检测区域的平均温度标准差和若干检测区域的红火层厚度数据标准差;将平均温度标准差以及红火层厚度标准差储存或发送至用户终端。本申请具有提升烧结均匀性判断的准确性,进而提高烧结矿的成品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烧结工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热成像的烧结均匀性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烧结工艺是指把粉状物料转变为致密体的传统工艺。通常应用于陶瓷生产、粉末冶金等。
关于烧结工艺得到的烧结矿的均匀性判断,是控制和调整烧结系统布料的依据,也是实现提高烧结矿成品率的关键步骤。
对于烧结均匀性的判断,普遍是观察烧结台车尾部的烧结矿的断面,即料层断面;烧结台车采用传送带的运输方式,工作人员通过观察上烧结矿掉落时传送带宽度方向上露出的断面,通过观察红火层厚度和呈现的状态,并依据经验判断料层断面的均匀性。
但人工观察法较难进行实时监测和量化记录,导致工作人员较难识别烧结过程中烧结不均匀之处,使得烧结均匀性的判断不精准,因此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提升烧结均匀性判断的准确性,进而提高烧结矿的成品率,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热成像的烧结均匀性识别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热成像的烧结均匀性识别方法,包括步骤:
实时获取料层断面的温度场数据;
划分料层断面得到若干个检测区域;
计算若干检测区域的平均温度标准差和若干检测区域的红火层厚度数据标准差;
将平均温度标准差以及红火层厚度标准差储存或发送至用户终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烧结台车采用传送带的方式运输烧结矿,通过实时获取烧结台车尾部的料层断面的温度场数据,能够实现对烧结过程的实时监控。
对料层断面进行划分,得到若干个检测区域,由于烧结矿发亮温度为750℃,即温度大于或等于750℃的检测点即为红火层,红火层厚度即红火层的面积占整个检测区域面积的占比;基于实时温度场数据,通过计算每个检测区域的平均温度标准差以及红火层厚度标准差,并发送至用户终端,工作人员通过标准差信息能够判定料层断面中所有检测区域的平均温度、红火层厚度的数据离散情况,若离散程度越小,则证明料层断面不同的检测区域之间的平均温度、红火层厚度较为均匀,即整个料层断面的平均温度和红火层厚度较为均匀;若离散程度越大,则料层断面的均匀性越差,从而通过判断每一个料层断面的均匀性,能够指出烧结过程存在不均匀的地方,提升烧结均匀性判断的准确性,进而提高烧结矿的成品率。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所述计算若干检测区域的平均温度标准差和若干检测区域的红火层厚度数据标准差的步骤,包括:
计算每个检测区域的均匀性判定数据,均匀性判定数据包括平均温度数据和红火层厚度数据;
基于若干检测区域的平均温度数据和红火层厚度数据,分别计算得到若干检测区域的平均温度标准差以及若干检测区域的红火层厚度数据标准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于温度场数据,在每个检测区域获取若干检测点,能够计算每个检测区域的平均温度数据和红火层厚度数据,因此工作人员能够获知每个检测区域的平均温度和红火层厚度,进而完成对平均温度标准差和红火层厚度标准差的计算,同时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平均温度数据、红火层厚度数据判断检测区域的平均温度、红火层厚度是否达标。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所述基于若干检测区域的平均温度数据和红火层厚度数据,分别计算得到若干检测区域的平均温度标准差以及若干检测区域的红火层厚度数据标准差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冶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冶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41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