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台区识别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24073.5 | 申请日: | 2022-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2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常洪山;何光;曾祥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腾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Q50/06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颜汉华 |
地址: | 102299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识别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台区识别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所述台区识别方法基于电压数据进行户变关系识别和拓扑关系识别,无需采用电流、功率、电量等负荷值,不仅适用于正常用电户表的识别,同时也适用于小负荷用户的识别。并且,选择相关性特征值变化值中的极大值点作为高辨识度特征值,相关性特征值变化值越大,意味着滑动窗口内左右数据区数据曲线间的相关性变化越大,其出现的次数越少,且变化值越稀疏,本特征值选择具有很好的排他性,辨识度高,可以有效地消除误差和其它偶然因素的影响,提高了台区识别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台区识别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台区识别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台区户变关系和线路拓扑是低压配电网的基础数据,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台区线损的分析与治理,基于该数据还可以实现快速运检、三相不平衡治理等功能,同时该数据也是台区源(如分布式光伏)、荷(如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储(如分布式储能)有效联动的基础。但在实际建设中,有些台区一开始就存在户变/拓扑关系录入不全或出错的情况,而有些台区虽然有准确的初始户变/拓扑关系,但在后续的建设中(如迁建、扩容、割接、布点等),随着施工复杂度的提高,也会引入新增户的户变/拓扑错误。上述情况导致部分台区的户变/拓扑与实际不一致,并且这种不一致可能伴随台区建设动态存在,因此需要一种解决方案可以动态地、准确地识别出台区的户变/拓扑关系。
目前,当前台区的户变/拓扑识别以两种方案为主,即信号注入方案和负荷特征方案。其中,信号注入方案是使用专属的硬件收发设备,向台区注入信号,通过对该信号的接收与识别,完成对指定用户的户变/拓扑关系的判断。该方案是一种静态识别方案,可能对台区正常用电造成扰动,对台区的供电质量、用电安全和计量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而负荷特征方案是通过采集台区各节点的电流、功率、电量等负荷值,提取负荷特征,通过对特征的匹配,实现对台区户变/拓扑关系的识别,例如本申请人之前申请的专利CN110707686A。负荷特征方案是一种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可以在用户无感知的情况下动态地识别出户变/拓扑关系,可以构建台区的海量负荷数据,并可以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形成包括台区户变关系识别、线路拓扑识别、线路阻抗精准计算、系统误差分析等功能的台区智能化的整体解决方案,这些智能化的特点,使得负荷特征方案,在经过完善后,会取代信号注入方案,成为未来的主流。
但是,目前的负荷特征方案对正常用电的用户可以进行较好的识别,而对于小负荷用户或者空户来说(下文统称为小负荷用户),由于其小负荷甚至无负荷的特点,其负荷特征难以提取和匹配,因而给负荷特征方案带来了无法识别小负荷用户的户变/拓扑关系的问题,这个问题严重影响着负荷特征方案的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台区识别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的负荷特征方案无法识别出小负荷用户的户变关系/线路拓扑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台区识别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获取待识别户表和台区内所有已识别节点的电压数据序列;
设置滑动窗口,所述滑动窗口包括等宽的左侧数据区和右侧数据区;
分别利用滑动窗口在待识别户表和所有已识别节点的电压数据序列中滑动,每滑动一次则计算左侧数据区内的电压曲线与右侧数据区内的电压曲线之间的相关性特征值,从而得到待识别户表和所有已识别节点的相关性特征值序列;
基于相关性特征值序列获得相关性特征值变化值序列,并从相关性特征值变化值序列中选出多个极大值点作为高辨识度特征值,以构建高辨识度特征值序列;
将待识别户表的高辨识度特征值序列与所有已识别节点的高辨识度特征值序列进行特征点匹配,并根据特征点匹配结果识别出待识别户表的户变关系或拓扑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相关性特征值为皮尔逊系数或者斯皮尔曼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腾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腾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40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