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体滑坡监测预报警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22308.7 | 申请日: | 2022-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736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白克强;古松;蒋和松;姜官武;张健平;蒋国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G08B7/06;H04W4/38;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杨浩林 |
地址: | 6210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体 滑坡 监测 预报 警方 系统 | ||
1.一种山体滑坡监测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山体未发生位移时,记录某个时间段的所有监测点的初始位置坐标;
S2、判断监测点的初始位置坐标是否满足滑坡安全监测标准要求,若是,则跳转至步骤S3,若否,调整监测点的传感器,并跳转至步骤S1;
S3、在山体发生位移时,记录某个时间段的所有监测点的位移坐标;
S4、根据监测点的位移坐标和初始位置坐标,构建所有监测点的向量组;
S5、计算所有监测点的向量组的向量模;
S6、在有多个监测点的向量组的向量模超过报警阈值时,进行山体滑坡报警;
所述步骤S4中监测点的向量组为:tfi=(Ai,Bi),Ai=(mAi,rmAi),Bi=(mBi,rmBi),rmAi=|rAi-RAi|,rmBi=|rBi-RBi|,其中,tfi为第i个监测点的向量组,Ai为第i个监测点的特征向量,mAi为第i个监测点的初始位置坐标,rmAi为第i个监测点的位移值,Bi为第i个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的特征向量,mBi为第i个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的初始位置坐标,rmBi为第i个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的位移值,rAi为第i个监测点的位移坐标的最小圆的半径,RAi为第i个监测点的位移坐标的最大圆的半径,rBi为第i个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的位移坐标的最小圆的半径,RBi为第i个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的位移坐标的最大圆的半径;
所述步骤S5中计算所有监测点的向量组的向量模的公式为:
其中,Mi为第i个监测点的向量组的向量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体滑坡监测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分步骤:
S11、在山体未发生位移时,通过倾角传感器测量在某个时间段内监测点的初始坐标信息;
S12、对在某个时间段内测得的同一个监测点的初始坐标信息中的横坐标求平均值,得到初始横坐标;
S13、对在某个时间段内测得的同一个监测点的初始坐标信息中的纵坐标求平均值,得到初始纵坐标;
S14、将同一监测点的初始横坐标和初始纵坐标作为同一监测点的初始位置坐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体滑坡监测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和S14中采用最小圆的方式求纵横坐标的均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体滑坡监测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报警阈值的公式为:
M=k1k2f
其中,M为报警阈值,k1为距离调整系数,k2为安全系数,f为滑坡距离。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山体滑坡监测预报警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滑坡监测模块、主控模块、第一电源监测模块、第二电源监测模块、存储模块、报警模块、通信模块和模数转换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滑坡监测模块、主控模块、第一电源监测模块、第二电源监测模块、存储模块、报警模块、通信模块和模数转换模块的供电端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第一电源监测模块、第二电源监测模块、存储模块、报警模块、通信模块和模数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模数转换模块还与滑坡监测模块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230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