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控制排烟防火阀及其系统和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19821.0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2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邵杰;杨俊;彭仁坤;邓韬;刘亚男;梅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电站辅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38 | 分类号: | F16K17/38;F16K31/66;F16K3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赵慧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控制 防火 及其 系统 工作 方法 | ||
1.一种智能控制排烟防火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本体,其内部形成有烟气通道;和
若干叶片,并排设置于所述烟气通道中,且各叶片均与所述阀本体转动连接;
叶片执行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叶片的开启角度;
烟气颗粒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烟气通道中,用于检测进入烟气通道中的烟气中的颗粒物浓度;以及
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烟气颗粒检测组件和叶片执行机构电性相连,以根据烟气中颗粒物浓度控制叶片的开启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排烟防火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执行机构包括:叶片驱动电机和叶片驱动杆;
所述叶片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阀本体的外侧壁上;以及
所述叶片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叶片驱动杆转动连接;
所述叶片驱动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叶片的叶片轴相铰接的铰接板;其中
所述叶片驱动电机转动以带动所述叶片驱动杆滑动,从而带动铰接板转动,进而带动叶片转动,以调整叶片的开启角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控制排烟防火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烟气颗粒检测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阀本体内侧壁上的第一、第二转动圆盘;
所述第一、第二转动圆盘上均周向设置有若干发射器和若干接收器,各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呈间隔设置,以使两侧的发射器、接收器产生对射;
所述第一转动圆盘适于在转动时使其发射器依次对准于第二转动圆盘上的接收器,且根据对射数据调整叶片的开启角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控制排烟防火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相连,以将接收器接收到的发射器信号上传至控制模块;以及
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根据发射器信号控制所述叶片驱动电机的转动幅度,进而控制所述叶片的开启角度。
5.一种智能控制排烟防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控制排烟防火阀;和
排烟管道;以及
设置于排烟管道出口处的诱导风机;其中
各所述智能排烟防火阀均与所述排烟管道相连通,以将各智能排烟防火阀中烟气通道内的烟气通入至排烟管道中;以及
所述诱导风机用于将排烟管道中的烟气吸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控制排烟防火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烟气通道中烟气浓度计算公式为:
智能排烟防火阀的叶片开启角度的计算公式为:
θ=90°-(ρ*90°),
式中
θ为叶片转动角度;
M为接收器总数;
N为被接收器遮挡个数;
排烟管道内的平均浓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ρ为单个烟气通道中的烟气浓度;
ρ平为若干烟气通道内的平均浓度;
m为烟气通道总数量;
ρ1为第1个烟气通道内的烟气浓度;
ρn为第n个烟气通道内的烟气浓度;
所述诱导风机输出功率计算公式如下:
P=UI*ρ平
式中
U为诱导风机的额定电压;
I为诱导风机的额定电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控制排烟防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模块,获取接收器被遮挡的数量;其中
所述控制模块与接收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适于获取叶片上一次的转动角度,并根据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接收器被遮挡的数量控制叶片驱动电机的转动幅度,进而控制所述叶片开启角度,即
θ=90°-(ρ*90°);
式中:
θ为叶片转动角度;
ρ为单个烟气通道浓度。
8.一种智能控制排烟防火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方法适于采用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控制排烟防火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电站辅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电站辅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982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