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文本的数据暗写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18295.6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7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龙;张文广;王超群;王腾;徐理虹;韩振兴;蒋立靓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16 | 分类号: | G06F21/16;G06F21/64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芳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文本 数据 方法 系统 | ||
一种基于文本的数据暗写方法,其包括:将时间戳的微秒部分进行分区,为一区、二区、三区;取第三方信息的第一个字符并任选一条记录对应的时间戳值,将三区置0,并将第一个字符的区号写入二区,对二区、三区生成校验码写入该一区;取第三方信息的下一个字符并选择下一条记录对应的时间戳值,取当前字符的区号和位号,同时获取该字符顺序号,将当前的区号写入二区,上一个字符位号写入三区,并对上一个字符的区号和位号生成校验码,将校验码与上一个字符的顺序号进行异或后写入一区;当第三方信息的字符处理结束,则选择下一条记录对应的时间戳值,将其二区置0,三区写入最后一个字符的位号,一区写入最后一个字符的校验码与顺序号的异或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资产安全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基于文本的数据暗写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数据暗写是一项隐藏信息的技术,通过数据暗写将相关的信息隐藏在相关的文件或数据中的效果,用于数字版权保护等领域。
暗写技术一般用于视频文件、图片文件、音频文件等非结构化文件中,以及XML、JSON等半结构化文件中。
对于普通文本数据一般通过添加在指定位置变换大小写、添加空格、冗余信息、标点符号等手段进行隐藏信息,还有一种通过零宽字符对待隐藏的信息进行编码后写入文本的方法,如申请号201610939806.6的《基于Unicode编码的文本水印嵌入及提取方法》,但这些方法不能应用于数据资产安全管理领域,原因是,不管是变换大小写、添加空格以及使用零宽字符的方法,均改变了原有的数据,影响了对数据的查找、比对、分析等操作结果的正确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介绍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在数据资产安全管理中不影响数据使用的情况下,对结构化数据提供保护的基于文本的数据暗写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文本的数据暗写方法,在待分发的数据中将第三方信息随机写入时间戳的数据中,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时间戳的微秒部分进行分区,分别是一区、二区、三区,并获取第三方信息及其对应GB2312区号和位号以及顺序号;
步骤(2),取第三方信息的第一个字符并任选一条记录对应的时间戳值;
步骤(3),将步骤(2)中选择的时间戳值的三区置00,并将第一个字符的GB2312区号写入该时间戳值的二区,对二区、三区进行计算生成校验码写入该时间戳值的一区;
步骤(4),取第三方信息的下一个字符并选择下一条记录对应的时间戳值;
步骤(5),取步骤(4)中字符的GB2312区号和位号,同时获取该字符顺序号,将当前的区号写入步骤(4)中选择的时间戳值的二区,上一个字符位号写入该时间戳值的三区,并对上一个字符的区号和位号进行计算生成校验码,将校验码与上一个字符的顺序号进行异或后写入该时间戳值的一区;
步骤(6),判断第三方信息的字符是否处理结束,如果否,重复步骤(4)和步骤(5),如果是,则进入步骤(7);
步骤(7),选择下一条记录对应的时间戳值,将其二区置00,三区写入最后一个字符的位号,一区写入最后一个字符的校验码与顺序号的异或值。
进一步,所述校验码的生成公式为:
其中i表示微秒部分二区、三区的数值字符从右至左在内的位置序号;ai表示第i位置上数值;Wj表示第i位置上的加权因子,加权因子的计算公式为:Wj=2i-1(mod 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银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82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