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片式不等厚激光拼焊补丁板整体式热成型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17182.4 | 申请日: | 2022-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2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唐铖锽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宝钢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K26/21 | 
| 代理公司: | 广州越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3 | 代理人: | 杨艳珊 | 
| 地址: | 545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片式 不等 激光 补丁 整体 成型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三片式不等厚激光拼焊补丁板整体式热成型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精剪处理;步骤二,矫直处理;步骤三,填丝焊加工;步骤四,焊接板固定;步骤五,补丁板固定;步骤六,冲压成型;本发明,通过将补丁板作为加强件冲压固定在焊接板上,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同时无需裁切,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满足了结构的轻量化要求,在冲压成型之前使用固定工装将补丁板固定在焊接板上,提高了补丁板的成型精度,避免成型后因应力集中和焊缝偏移而导致板材的开裂,保障了成型后的产品质量,使用激光焊接加补丁板固定的方式对不同材质的材料进行整合加工,成型后可以满足不同强度的等级需求,提高了成型后产品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侧围零件结构及其激光拼焊补丁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三片式不等厚激光拼焊补丁板整体式热成型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纯电动车市场占有率不断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纯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及轻量化要求不断提高,同时随着碰撞法规的加严,目前现有的轻量化技术TWB激光拼焊热成型已经无法满足五星碰撞要求,现有的拼焊热成型技术,需要将材料裁切成一定的尺寸,之后作为加强件固定在焊接板上,材料的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难以满足结构的轻量化要求,同时生产过程中难以对补丁板的位置和安装精度进行调控,固定后容易因为应力集中和焊缝偏移而导致板材开裂,降低了成型后的产品质量,且现有的拼焊热成型技术无法难以对不同材质的材料进行成型加工,难以满足不同强度的等级需求,从而降低了成型后产品的实用性,因此设计三片式不等厚激光拼焊补丁板整体式热成型加工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三片式不等厚激光拼焊补丁板整体式热成型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三片式不等厚激光拼焊补丁板整体式热成型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精剪处理;步骤二,矫直处理;步骤三,填丝焊加工;步骤四,焊接板固定;步骤五,补丁板固定;步骤六,冲压成型;
其中上述步骤一中,分别对第一片料和第二片料进行打磨处理,去除第一片料和第二片料上的氧化层,随后分别使用剪切机对第一片料和第二片料进行精剪处理,精剪处理后分别得到第一待矫直片料和第二待矫直片料,备用;
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分别使用矫直机对第一待矫直片料和第二待矫直片料的剪切部位进行矫直处理,矫直处理后分别得到第一待焊接片料和第二待焊接片料,备用;
其中上述步骤三中,分别将第一待焊接片料和第二待焊接片料固定在焊接平台上,之后进行填丝焊工艺进行焊接处理,焊接处理后得到焊接板,备用;
其中上述步骤四中,将焊接板放置在加工台上,随后分别使用第一装夹工装和第二装夹工装将焊接板固定在加工台的顶部,备用;
其中上述步骤五中,将补丁板放置在焊接板的拼接面上,随后使用固定工装将焊接板固定在焊接板上,备用;
其中上述步骤六中,使用冲压设备将补丁板固定在焊接板上,之后使用焊接设备对补丁板和焊接板的连接部分进行焊接,随后使用纱布对焊接进行打磨处理,打磨处理后得到整体式成型板。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使用剪切机对第一片料和第二片料进行精剪处理之前,分别使用矫直机对第一片料和第二片料进行矫直处理。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在矫直处理之间分别使用纱布对第一待矫直片料和第二待矫直片料的剪切部位进行打磨处理,去除剪切部位的毛边。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焊接处理时激光的输出功率为9950~1050W,且焊接的线速度为1.35~1.45m/min,送丝速度为1.14m/min,且焊接处理时持续向焊接部位通入氩气。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焊接完成后第一待焊接片料和第二待焊接片料的平齐面共同组成焊接板的拼接面,第一待焊接片料作为焊接板的软料区,且第二待焊接片料作为焊接板的强度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宝钢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宝钢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71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