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轨道用12脉波牵引整流移相干式变压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16913.3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8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周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新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29;H01F2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蒲艳紫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轨道 12 牵引 整流 相干 变压器 | ||
1.一种城市轨道用12脉波牵引整流移相干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A相初级线圈、B相初级线圈以及C相初级线圈,A相初级线圈接入电压UA,B相初级线圈接入电压UB,C相初级线圈接入电压UC,UA与UB相位差为120°,UC与UA相位差为120°;
A相初级线圈包括:第一主绕组以及第一移相绕组,第一主绕组与第一移相绕组连接,第一主绕组与第一移相绕组连接处为第一接点;
B相初级线圈包括:第二主绕组以及第二移相绕组,第二主绕组与第二移相绕组连接,第二主绕组与第二移相绕组连接处为第二接点;
C相初级线圈包括:第三主绕组以及第三移相绕组,第三主绕组与第三移相绕组连接,第三主绕组与第三移相绕组连接处为第三接点;
第一接点连接至第二主绕组背离第二移相绕组的一端;第二接点连接至第三主绕组背离第三移相绕组的一端;第三接点连接至第一主绕组背离第一移相绕组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用12脉波牵引整流移相干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A相初级线圈、B相初级线圈以及C相初级线圈均包括:第一线段、第二线段、第三线段以及第四线段,第一线段、第二线段以及第四线段由低至高依次设置,第一线段与第二线段之间有间距,第一线段与第二线段连接,第二线段靠近第四线段的一端外缠绕有第三线段,第二线段与第三线段连接处为第一接点、第二接点或第三接点,第三线段和第二线段均到第四线段之间有距离,第三线段和第四线段构成第一移相绕组、第二移相绕组以及第三移相绕组,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构成第一主绕组、第二主绕组以及第三主绕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用12脉波牵引整流移相干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线段和第四线段均包括:第一小段和第二小段,第一小段和第二小段外端均为出线端,第一小段内端和第二小段内端之间无间断连接,第一小段位于第二小段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用12脉波牵引整流移相干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第三线段包括:第三小段、第四小段、第五小段以及第六小段,第三小段、第四小段、第五小段以及第六小段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第三小段内端与第四小段内端无间断连接,第四小段外端与第五小段外端无间断连接,第五小段内端与第六小段内端无间断连接段,第三小段外端和第六线段外端均均为出线端,第六线段外端的与第三线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用12脉波牵引整流移相干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线段与第二线段之间间距d1为40mm,第四小段与第五小段之间间距d2为40mm,第六小段与第三线段之间间距d3为40mm,第一线段中第一小段与第二小段之间的间距d4为20mm,第三小段与第四小段之间的间距d5为20mm,第五小段与第六小段之间的间距d6为20mm,第三线段中第一小段与第二小段之间的间距d7为2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用12脉波牵引整流移相干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在A相初级线圈、B相初级线圈以及C相初级线圈外环绕有外定位层,在A相初级线圈、B相初级线圈以及C相初级线圈内环绕有内定位层,内定位层以及外定位层均包括:玻璃丝网格层以及定位带,玻璃丝网格层外缠绕有定位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用12脉波牵引整流移相干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定位带为玻璃丝布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用12脉波牵引整流移相干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玻璃丝网格层至少由两张玻璃丝网格绕制形成,相邻两玻璃网网格的连接处为搭接处,所有搭接处错开设置,搭接处长度为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新电气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科新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691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烧结环冷机
- 下一篇:基于单摄像头的瞳孔光反射数据采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