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纳米结构铜基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15917.X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1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雒晓涛;赵佰要;李长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10/10 | 分类号: | B22F10/10;B22F10/64;B22F9/04;B22F1/065;B22F10/38;B33Y10/00;B33Y40/20;B33Y7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范巍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涂 固态 制造 纳米 结构 双金属 复合材料 方法 | ||
1.一种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纳米结构铜基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Cu粉和与Cu组成互不固溶体系的金属粉末进行配比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通过机械合金化处理,制得合金粉末;
所述与Cu组成互不固溶体系的金属粉末选自Cu-Ta、Cu-W和Cu-Nb中的一种或几种;Cu粉与Cu组成互不固溶体系的金属粉末的体积比为1:(0.25~4),合金粉末粒度介于10~50μm之间,球形度好,合金粉末内部异质金属交替均匀分布,每种金属尺寸介于5~100nm之间,金属相为晶态或非晶;
步骤二,采用冷喷涂工艺,以步骤一制得的合金粉末为喷涂原料,喷涂制备具有复杂内部结构和形状的零部件;
步骤三,对预制态的具有复杂内部结构和形状的零部件进行真空下的热处理,温度在200℃~600℃之间,处理2小时,使沉积体内存在的非晶相晶化,消除沉积体内的残余应力,制得纳米结构铜基双金属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纳米结构铜基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Cu粉以及与Cu组成互不固溶体系的金属粉末的形貌均为球形或不规则,粒度范围为0.05~80μm,纯度≥99.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纳米结构铜基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机械合金化处理是采用球磨处理,球磨条件为:150~300r/min,球料比为(10~20):1,时间为16~48h;磨球大小为6mm、8mm和10mm中的一种或几种;惰性保护气体为氩气或氮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纳米结构铜基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冷喷涂使用的加速气体为氮气或氦气,气体温度300~700℃,气体压力2.0~5.0MPa,喷涂距离15~30mm,送粉速率20~150g/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纳米结构铜基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能够通过调整喷枪的姿态和设计行进路径,制备出具有目标尺寸构型的零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纳米结构铜基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冷喷涂态的具有复杂内部结构和形状的零部件的孔隙率0.5%,含氧量0.2%,沉积体内部异质金属交替均匀分布,每种金属尺寸介于5~100nm之间,金属相为晶态或非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纳米结构铜基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热处理后沉积体中的非晶相发生晶化,塑性得到改善,沉积体内部金属相的尺寸不发生长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591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