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任务周期截止期分派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15803.5 | 申请日: | 202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9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蔡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思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武汉尚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80 | 代理人: | 何玲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任务 周期 截止 分派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任务周期截止期分派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对待监控任务集合中多个待监控任务分组,确定多个分组,其中每个待监控任务包括控制任务及更新任务,其中将同一控制任务所访问的数据对应的更新任务与所述同一控制任务分为一组;获取每个组内的更新任务的数量;根据每个组内的更新任务的数量,确定每个组内的控制任务的周期及截止期;初始化每个更新任务的周期及截止期;根据每个组内的更新任务的数量,调整每个更新任务的周期及截止期;根据每个组内的控制任务的周期及截止期及每个更新任务的周期及截止期,确定所述待监控任务集合的调度数据。本申请能够监控外部事物的状态变化,然后对监控的任务的周期及截止期进行更新,再评估调整后的调度是否可执行,从而提高可靠性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操作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任务周期截止期分派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和飞速发展,信息物理系统(CPSs)已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健康监测、工业控制和车辆控制。在一些实际应用中,CPSs需要监控外部对象,并及时响应每个监控对象的每次变化,如锅炉控制系统需要实时监测高压锅炉的温度,温度过高时在100ms内关闭加热阀。
信息物理系统需要以固定周期采用轮询方法监控外部事物。当所监控事物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系统需要更新数据库中对应此事物状态的数据,并根据事物的新状态做出相应处理,一旦更新数据超过阈值时,信息物理系统执行相应操作。例如,污水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水质信息,并周期性更新数据库中所记录的水质信息数据。一旦数据库中水质数据超过阈值时,执行水质报警、污水过滤等操作。
将自外部事物状态变化至系统相应操作完成视为一完整过程。在一些场景中,系统需要在指定时间内根据所监控事物的状态完成相应操作,即需要确保上述过程能够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更新外部事物状态变化至信息物理系统相应操作完成这一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1)外部事物状态变化至数据库中相应数据更新这一阶段,称为更新阶段;2)数据更新至系统完成相应操作这一阶段,称为控制阶段。例如,在自动驾驶系统中,一旦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汽车操控系统需要在50毫秒内执行刹车指令。
由上可知,CPSs中有两种任务:更新任务和控制任务。更新任务负责监视外部对象并更新系统中的数据;控制任务负责从系统中读取数据,并根据获得的数据做出决策。为确保CPSs安全可靠,系统需要及时响应监控对象的变化,而由于响应时间可分为向系统反映该变化所需的时间和做出决策所需的时间,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有效的方法来确保更新任务和控制任务最后期限和周期的合理分配。
现有系统中每个被监控对象的每个状态都有一个有效时间间隔,记录被监控对象状态的数据在该状态的有效时间间隔到期之前保持有效。然而,现有工作只关注更新任务的截止日期和期限分配(例如上述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而没有考虑系统对被监视对象的变化的响应时间(例如上述执行刹车指令)。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合任务周期截止期分派方法及装置,其主要目的确保系统对每个所监控对象状态变化的响应都能够在指定时间内完成,考虑了外部事物响应时间控制和系统负载控制,为系统提供了更高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混合任务周期截止期分派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待监控任务集合中多个待监控任务分组,确定多个分组,其中每个待监控任务包括控制任务及更新任务,其中将同一控制任务所访问的数据对应的更新任务与所述同一控制任务分为一组;
获取每个组内的更新任务的数量;
根据每个组内的更新任务的数量,确定每个组内的控制任务的周期及截止期;
初始化每个更新任务的周期及截止期;
根据每个组内的更新任务的数量,调整每个更新任务的周期及截止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思,未经蔡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58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